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神馬?在臺職場新人月入22k是真是假?

2016年10月21日 15:16:5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最近又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眾對臺灣職場收入問題的討論,根據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逾77%受訪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工作,進一步分析年輕人赴外工作原因,主要是認為海外工作具備“薪資優渥”、“福利佳”、“工作內容符合興趣”等條件。有媒體分析稱,因為島內持續的低薪問題,造成大量臺灣人才來到大陸或者出走海外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那麼臺灣大學生畢業以後在臺灣的職場裏到底能掙多少錢呢?傳説中的大學生畢業月薪只拿22k(22000新台幣,約合4696元人民幣)是不是普遍現象呢?

  地區、行業、學校、科系不同 職場起薪差距大

  根據統計,今年臺灣應屆畢業生的預期月薪平均為32609元,但企業實際給薪平均為27254元,落差創7年來最高。同時,臺灣不同地區的月薪起薪差異明顯,如北部大學生起薪普遍超過28k,中南部為26k,東部只有24k。

  行業不同,起薪差距也相當之大。在新鮮人中,金融及保險業起薪最高,月薪達到3萬新台幣以上,而起薪最低的住宿及餐飲業則只有2萬3千元新台幣左右。

  同時,學歷與專業也和起薪有一定關係,在臺灣就讀公立大學、理工相關科系的大學畢業生普遍能夠拿到更高的收入,臺灣名牌高校的資訊工程、企業管理等專業的畢業生不僅沒有起薪低的困擾,有些人還未畢業就獲得大型企業的垂青。

  收入僅須扣健保費 加班多補助少

  與大陸職工收入中要扣除五險一金不同,臺灣人的工資每月只須扣除醫療健保的費用,而健保費用也並不算高,如果一個職場新人的月收入是22k,扣除幾百台幣的健保費用後,還能夠到手21k台幣以上的收入。

  對於很多臺灣年輕人來説,收入偏低伴隨的頻繁加班或許更讓人頭疼。畢業于臺灣大學的王小姐表示,她所認識朋友們加班的比例很高,但是卻少有人能夠拿到加班工資,有些企業會有少量的交通補助和餐補等。她表示,有些職場新人因為收入較低的緣故,還會在公司允許的範圍內承接一些外包業務,來補貼收入。

  實質多年不漲薪 青貧問題引關注

  由於通貨膨脹的問題,臺灣的薪資實際上呈現負增長的態勢,據統計部門的數據,臺灣在2016年前7月經常性月薪平均為3萬9千新台幣,年增1.36%,但扣除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5%後,實質經常性薪資仍減少0.13%,實質薪資則減少1.53%。另一項統計則顯示,臺灣未滿30歲的職場人士年收入僅44.8萬元新台幣,收入整整倒退了17年。

  總體而言,大學剛畢業的臺灣職場新人月收入或許並沒有22k那麼低,可是由於臺灣長期以來經濟形勢低迷造成的薪資成長緩慢、成長空間較小等問題,臺灣的職場新鮮人還是遇到了實質低薪的問題,或許只有臺灣經濟完成轉型升級,臺灣的年輕一代才能看到更為光明的未來。(章廉 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