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第十一屆臺商論壇簽約18.9億美元 纍纍碩果中邁向新的十年

2016年10月20日 17:09:5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十一屆臺商論壇舉行現場簽約儀式。(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台灣網10月19日淮安訊  (記者 王思羽)自2006年起,每逢金秋時節,海峽兩岸官産學研精英總如走親訪友一般,聚首江蘇淮安,為兩岸發展、經貿合作凝聚智慧,貢獻心力。今天上午,以“共創臺企升級新十年 鑄就臺商服務新示範”為主題的第十一屆臺商論壇在淮安舉行。今年有包括兩岸高層、知名學者、企業巨子、商界領袖在內的近700人齊聚淮安,持續推進兩岸發展大計。論壇現場簽約項目36個,總投資18.9億美元。

  本屆論壇由國臺辦經濟局、江蘇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江蘇省商務廳、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以“兩岸智慧共話發展大計 攜手合作共繪美好願景”為主旨,立足“十三五”發展新起點,搶抓江蘇省政府支援淮安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新機遇,圍繞“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淮安精神,堅持“合作、共贏、繁榮、發展”原則,立足兩岸、聚焦寶島、放眼世界,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兩岸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討臺資集聚服務的新模式、新舉措、新力量,拓展合作共贏、轉型升級的新思維、新路徑、新空間,著力構建兩岸“商界合作的平臺、學界對話的講臺、媒體聚焦的看臺、民間往來的舞臺”,推動臺商論壇面向新的十年平添錦繡、盛裝起航。

  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在致辭時表示,淮安臺商論壇連續成功舉辦十一屆,在推動兩地經貿合作,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期許在陸臺資企業堅定發展信念,適應形勢的變化,轉化發展動能,做好企業的傳承。張世宏指出,今年5月以來,由於民進黨執政當局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制度化交往停擺,持續八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受到嚴重衝擊,兩岸同胞切實利益受到損壞。但兩岸關係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加強兩岸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他強調,新形勢下我們將一如既往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繼續包括為臺商在內的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提供各種便利,也由衷希望老一輩臺商事業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繼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政則在致辭中表示,淮安是國家級的臺資企業産業服務示範區,且投資發展環境最受臺商青睞,連續五年成為臺商在大陸投資極力推薦的城市。如今,臺商論壇已經成為雙方年度盛事,希望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加強兩地交流和合作。未來兩地還可以在網際網路、新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産業轉型和升級,提升産業國際競爭力,共同開創新的黃金十年。

  淮安市委書記、淮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曉東回憶,從2006年富士康科技城落戶開始,一花引來百花開,淮安臺資企業由無到有、臺資經濟由弱到強、臺資高地由憧憬逐漸變成現實。特別是2012年江蘇提出在省內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臺資集聚新高地格局後,淮安全力實施臺資項目倍增、交流平臺拓展和101%服務升級“三大計劃”,對臺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效。目前,全市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203個,總投資129.5億美元,實際完成投資50.8億美元,佔據全市利用外資半壁江山。他表示,一年一度的臺商論壇,不僅成為兩岸民眾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成為連接淮臺兩地經貿合作的一座金橋。放眼未來十年,淮臺兩地交流合作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上午的主論壇中,還舉行了現場簽約儀式。據介紹,第十一屆臺商論壇籌備期間,淮安市新引進臺資項目共36個,總投資18.9億美元,協議臺資6.6億美元。今日在現場進行簽約的項目,為12個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重點項目,總投資12.9億美元,協議臺資4.2億美元。

  除上午的主論壇外,“兩岸資訊家電産業發展論壇”、“ 兩岸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論壇”、“ 兩岸文旅産業暨西遊記文化發展論壇”、“ 兩岸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論壇”、“兩岸智慧裝備産業發展論壇”、“兩岸生命健康産業發展論壇”、“第五屆蘇臺(淮安)青年菁英峰會暨兩岸青年精英特訓營”,共計七個分論壇也于下午同時展開,讓兩岸行業精英圍繞産業合作展開深度對話。此外,本屆論壇期間還舉辦了兩岸攝影大賽作品展、兩岸文化美食嘉年華展示展銷、“相聚淮安、攜手新北”系列交流、淮臺兩地醫療交流研討會等活動。

  伴隨著新朋舊友此前十度聚首淮安的溫馨回憶,起始於2006年的臺商論壇不知不覺中已走完10個年頭,也結出兩岸經貿合作、人員交流往來的纍纍碩果。

  新的起點,新的十年。第十一屆臺商論壇大幕開啟之際,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李紅、臺灣東森電視主持人洪培翔代表兩地,宣讀起《開啟黃金新十年宣言》:“淮水作證,海峽為鑒。未來十年,一個更開放、更富庶、更輝煌的發展大格局,必將崛起長淮,締造璀璨!”(完)

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致辭。(台灣網 王思羽 攝)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