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幼教機構探討符合中國幼兒的新教學方法

2016年10月18日 08:16: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兩岸幼教機構探討符合中國幼兒的新教學方法)

  中新社北海10月17日電 (陳燕)“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把孩子大腦的創造力發揮出來。”臺灣幼教之父、臺灣財團法人幼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漢強17日表示,希望“以宋慶齡思想建構的創思學習系統”教學方法在海峽兩岸推廣。

  2016亞洲幼兒教育發展論壇17日在廣西北海舉辦,海峽兩岸幼教機構就提升亞洲幼兒教育品質、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以及兩岸合作辦園等內容進行探討。

  近年來,中國文化圈不斷探索提升學前教育。陳漢強認為,在學前教育的課程中,除了吸取西方的經驗外,更應從中國文化底蘊及社會發展中建構一套符合中國幼兒發展需求的課程與學習型態。

  臺灣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係助理教授徐千惠對此持認同觀點。她説,在學前教育課程的規劃與開展上,不僅要呼應世界學前教育課程發展的主流趨勢,更要思量到社會文化背景對幼兒學習的影響層面。

  徐千惠指出,臺灣與大陸的幼兒教育工作有共性亦有差異。臺灣把保育的概念帶入教育,走保教相融合併延伸之路,而大陸在管理制度上比較完善。“通過大量訓練形成的思維慣性是很多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

  她表示,兩岸展開闔作辦園的模式可以進一步發揮兩岸教育資源優勢,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為呼籲大陸與臺灣展開闔作辦園的模式,徐千惠曾多次赴廣西、北京、成都等城市進行授課或交流。在當天的論壇上,她亦分享了“以宋慶齡思想建構創思學習系統”的經驗,主張提升中國幼兒的創意教學,推廣兩岸合作辦園模式。

  “臺方將會在大陸選幾個試點城市進行此教學方法的試驗。”徐千惠説。

  關於海峽兩岸幼教合作,山東匯美合正教育集團董事長鄭少文成為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稱,在系列調研學習過程中,她發現大陸很多學校仍存在“應試教育”問題,而臺灣的幼兒教育相較而言更為先進與優質。與臺灣幼教之父陳漢強建立聯繫後,通過參訪交流更加堅定了鄭少文創辦海峽兩岸幼兒教育機構的決心。

  2015年5月,鄭少文在海峽兩岸學前教育研討會的助推下,與中華宋慶齡研究會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創山東省內首家海峽兩岸幼教示範園——慶齡匯美幼兒園。這家幼兒園成功融入了臺灣的管理運營經驗及教學理念。

  “剛開始創辦時,學校只有30多名學生,一年後就招收到300多名學生。”鄭少文説,兩岸合作辦園模式得到成功驗證,為今後兩岸間合作辦學起到良好示範作用。

  (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