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閩籍當代藝術家陳宗光個展“城市身體”在臺北展出

2016年10月16日 13: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北觀眾在畫家作品《煩亂的休止符》前留影。 曉峰 攝

  臺北觀眾在畫家作品《煩亂的休止符》前留影。 曉峰 攝

  中新網臺北10月16日電 (記者 徐德金)10月15日,閩籍當代藝術家陳宗光的個展“城市身體”在臺北觀想藝術中心開幕。

  陳宗光這次的“城市身體”臺北站的展覽,是繼在福建美術館、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之後的第三站。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與交流,不僅提示個人對城市的思考,而且間接指示城市與個人的關係,不同城市進行中的“城市病”現象。

畫家作品:老蔡 宗光 攝

  畫家作品:老蔡 宗光 攝

  現年60歲的陳宗光1982年畢業于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後留校任教,現為福建師大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思》《又見棕櫚》入選全國僑鄉畫展,《我們的十平方》《解放》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畫家作品:煩亂的休止符 宗光 攝

  畫家作品:煩亂的休止符 宗光 攝

  在本次展出作品中,《替換你的溫柔》《恒溫》《煩亂的休止符》等引人關注。而最受此間觀眾注目的是“老蔡”系列。陳宗光告訴記者,通過塑造“老蔡”這個人物,不僅將個人精神與城市化進程中“改建”,社會價值觀的偏倚,輿論的扭曲,一路抗爭彰顯出來,因此“城市”已不再是一種地域概念,而是這一種真切而具體的個人感知範疇。

  陳宗光近年來的創作涉及繪畫、動畫以及公共藝術領域,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城市中産階級為研究對象,將這個群體的種種心理症狀體現在一個名叫“老蔡”的中年男子形象上;21世紀初的10年裏,他在福州與北京之間穿梭,將研究的對象拓展至個人——集體記憶現象,將個人與集體的記憶互相攪拌而生成一系列的局部化的視覺碎片。

畫家和他的作品 徐德金 攝

  畫家和他的作品 徐德金 攝

  在展覽現場,除了繪畫、動畫、裝置作品之外,還有一項名為“徵集記憶”的公共藝術活動,畫家邀請參與者將其對城市的記憶、城市對於他/她的改變以影像或實物體現出來,並讓它加入到“城市身體”中,成為這座城市中的一棟建築。

  臺北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徐政夫説,陳宗光的油畫極具創意,目前在中國大陸的藝術家中還沒有這樣的畫風。他認為,從自身周圍畫起,這種藝術家很多,但畫內心世界的就很少。他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臺灣上百人了解陳宗光,上萬人知道陳宗光。(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