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專家談兩岸孫中山研究的“冷”與“熱”

2016年10月15日 08:3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電 (張曉曦)多位臺灣專家14日在北京就兩岸孫中山研究的變遷及現狀發表看法,表示在孫中山研究方面的互動,有助於雙方增進了解,互相補充。

  當日,第四屆“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兩岸20余名專家學者就孫中山思想的歷史、現實和未來展開探討。

  臺灣大學博士生黃玫瑄發表題為《孫中山研究在臺灣的變遷與困境》的論文,指出孫中山研究在臺灣曾經是“顯學”,極為熱門,其變遷似乎是由“熱”漸漸變“冷”;而孫中山研究在大陸,則似乎是由“冷”漸漸變“熱”。

  黃玫瑄認為,目前,孫中山研究在臺灣面臨重大困境。她介紹,臺灣各級學校課程有關孫中山的論述已大不如前,且已較少重視孫中山思想及孫中山研究;臺灣行政部門預算編列更加保守,導致對孫中山研究的相關項目活動支援與補助也有日漸困難的可能。

  但黃玫瑄認為,孫中山研究在兩岸情況的變化,有助於彼此互動,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兩岸學術研究的合作産生了成果,彼此相得益彰。

  臺灣中山文化基金會學術顧問、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孫中山思想的研究。他指出,目前臺灣孫中山研究的逐漸“式微”,有其客觀原因存在,但相關學術研究仍需繼續向前發展。

  趙建民指出,兩岸孫中山研究相互之間可構成補充,而不是要相互批評和排斥。

  臺灣元智大學教授劉阿榮也表示,孫中山思想是兩岸能夠共同接受的重要思想,是國家、民族發展的共同期許。(完)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