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鄧麗君兄長追憶莊奴:“人如其詞,溫馨雋永”

2016年10月13日 08:05:0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詞壇泰斗莊奴先生離世的消息傳來,鄧麗君的三哥、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12日在臺北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達了沉痛哀悼之情。他説,莊老寫作的歌詞簡潔優美、溫馨雋永,正如先生親切平易的人格魅力。

  莊奴本名王景義,1922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赴臺,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為電影歌曲創作歌詞,作品超過3000首。其中,《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等成為華語歌曲的經典,而這些歌曲的原唱正是鄧麗君。

  “莊老的歌詞朗朗上口,又文字優美,頗具中華古典之美,很適合鄧麗君的演唱風格。”鄧長富説,雖然鄧麗君經常輾轉海外、過世也早,和莊老見面次數寥寥,多是通過書信交往,“但鄧麗君內心深處一直把莊老當做自己的老師,非常敬重”。

  曾有歌友統計,鄧麗君演唱的中文歌曲裏,很多的歌詞出自莊奴之手。鄧長富説,莊老創作的歌詞寫出了大眾的心聲,因此受到廣大華人聽眾的喜愛。

  “莊老曾告訴我,他的創作原則是歌詞不能太複雜,過長或過難都不行,要簡單易懂,要有情節,更要有真情。”鄧長富回憶説,這些在鄧麗君演唱的歌曲裏展露無遺。

  無論是《甜蜜蜜》傳達的愛情之明媚美好,《小城故事》蘊含的歲月之寧靜安詳,還是《綠島小夜曲》《又見炊煙》營造的輕柔曼妙的意境,都讓人感同身受,沉醉其中。

  莊奴曾説,流行歌曲之所以難寫,是因為它要通俗但絕不能庸俗。他還説,作詞就像烤燒餅,翻來覆去還是個燒餅,關鍵得讓人吃出味道來。

  他曾評價鄧麗君演唱的《小城故事》為“一個字一個字打進耳朵,聽進心裏,非常清楚,讓你感應”。鄧長富説,這些得益於歌詞本身的成功。

  “莊老創作的歌詞雖文字淺白卻傳情達意,畫面感強烈,獨樹一幟。”鄧長富説,不僅是鄧麗君,還有許許多多歌手因演唱莊老的歌而出名,“可以説是大家都受惠于莊老”。

  上世紀90年代,莊奴定居大陸,長年居住在重慶。經常往來兩岸的鄧長富,也多次在大陸各個城市見到莊老。他説,莊老留給自己最深的印像是“精神好,創作力旺盛”,而且平易親切,充滿人格魅力。

  由於鄧麗君的關係,大陸鄧麗君歌友會與莊奴互動密切。鄧長富介紹,大陸歌友經常去看望莊老,還陪他到杭州旅遊。

  2005年是鄧麗君逝世10週年。莊奴出版口述書籍《怎能遺忘鄧麗君》,首度公開鄧麗君寫給他的36封信函,講述經典歌曲的幕後故事,並在書中特意為紀念鄧麗君寫了一首新歌《何日君再唱》。

  而今,莊奴走完了與詩情畫意相伴的創作人生。11日一早,鄧長富就從重慶歌友會得知消息。“願莊老一路走好。”他對記者説,歌友會將協助辦好莊老的後事,今後也將照顧好師母的生活。“因為,在大家心目中,他是鄧麗君敬重的師長。”(記者趙博 李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