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專家及媒體: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什麼都談不了

2016年10月11日 15:17:5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針對臺灣當局領導人“雙十”講話中有關兩岸關係的內容,島內專家和媒體分析指出,講話依然回避“九二共識”這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沒有新意且自相矛盾。眾所皆知,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什麼都談不了。

  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受訪指出,講話玩弄文字遊戲,“暗藏玄機”。通篇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卻大談“只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什麼都可以談”,不啻為一句空話。臺當局領導人自詡所謂“善意”,但縱觀其近期接受美、日媒體採訪時的言論及給民進黨成員公開信的內容,不難發現,其用意是將兩岸事務“去前提化”、“國際化”,通過不承認“九二共識”又不否認“九二會談”,企圖把兩岸事務擺上國際舞臺,製造“一邊一國”。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向記者表示,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伎倆是表面上大談所謂“善意”,實則為“柔性臺獨”爭取時間,在臺灣內部加快推進“去中國化”。民進黨上臺以來推動的所謂“轉型正義”,完全是“去中國化”的升級,意在徹底割裂兩岸歷史聯結,改變島內民眾尤其是年輕人的認知。此外,講話中所謂不會屈服壓力等內容,也暴露了其否認“九二共識”、對抗大陸的本質。

  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林信雄受訪表示,當局領導人聲稱的“善意”以及所謂“呼籲”兩岸“良性對話”等等,都是講給其支援民眾聽的,想讓他們相信自己又一次向大陸拋出了橄欖枝,進一步營造被打壓的悲情形象以爭取民意,從而改善其執政3個多月來支援度直線下滑的局面。這是民進黨一貫的文宣套路,具有很大迷惑性。但只要稍加思考,就知道民進黨“臺獨”立場不改,不承認“九二共識”,所謂“良性對話”不過是一句空話。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社交網站上貼文質問,講話“對兩岸的定位是什麼?兩岸是用什麼樣的關係、什麼樣的基礎去協商?”洪秀柱説,講話一面主張“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一面卻説不出這個政治基礎就是“九二共識”,又要怎樣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不可能一方面呼籲大陸釋出善意,一方面破壞兩岸基礎互信”。她呼籲當局領導人“不要再用空洞華麗的詞藻欺騙人民”。

  11日出版的《中國時報》刊登題為《“新四不”難解僵局兩岸一步都邁不開》的評論指出,臺當局領導人一再聲稱兩岸之間要“維持現狀”,問題是“現狀”是什麼。如果“現狀”是指過去8年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來臺陸客累計超過1400萬人次,這個“現狀”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承認“九二共識”的結果。既然要“維持現狀”,為何又不接受“九二共識”?

  文章還説,講話避談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另提出“新四不”,包括“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屈服、不會對抗”。然而,“新四不”之間卻有互相矛盾之處,既然“不會對抗”又何要以決絕的口吻説“不會屈服”?臺當局若要以“新四不”作為駕馭兩岸關係的四輪,恐怕一步也邁不開。

  當天出版的《聯合報》刊文指出,臺當局領導人在講話中為“什麼都可以談”預設了前提,那就是不能接受“九二共識”,所以“什麼都可以談”這句話等於沒説。其意圖是將兩岸關係發展中斷帶來的民意壓力轉移給大陸,似在告訴民眾“我都説了什麼都可以談,但大陸不談,責任在他們”。

  中評社的社評則直言,臺當局領導人的政治喊話毫無誠意、毫無意義,而且非常刺耳,忤逆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記者趙博、付敏、李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