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無法參加ICAO 轉而“備戰”國際刑警組織大會

2016年09月27日 10:31:2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在確定無法獲邀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後,又開始“備戰”即將在11月舉行的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不過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提醒説,臺灣若想借美國之力來壓制中國大陸,進而擴大本身的國際空間,很難奏效,屆時臺灣很可能就會真的變成“國際孤兒”。

  親綠的《自由時報》26日稱,國際刑警組織將於11月7日至10日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一年一度的大會,臺灣爭取成為觀察員。由於美國總統奧巴馬已在今年3月簽署國會通過的“美國政府協助臺灣取得國際刑警組織觀察員法案”,“今年是該法案通過後首次召開的大會,我方是否能順利受邀出席,備受關注”。根據INTERPOL章程,成為觀察員有兩種途徑:一是由成員與秘書長共同邀請;另一種是由執行委員會同意後,由秘書長邀請,而臺灣參與模式可能是前者。報道稱,奧巴馬簽署法案後,美國司法部下的INTERPOL華盛頓中央局,必須代表美方要求總部給予臺灣觀察員身份,並爭取其他成員支援臺灣取得觀察員資格。該報還分析認為,INTERPOL並非聯合國體系,參與資格不以主權國家為前提,加上現任秘書長是德國人,不像ICAO秘書長是大陸人。

  臺灣“總統府”稱,對於各種狀況,從最好的狀況收到邀請函能如期出席,或收到邀請函但名稱遭矮化,最糟的情況是沒有收到邀請函,“我方都有不同的因應策略,包括各部會回應、友邦與各國的聲援等,後面都有不同的作戰計劃”。據了解,臺灣1984年退出國際刑警組織後,積極要求重返,儘管沒有成功,但它與國際刑警組織會員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斷,一直進行犯罪情報的交換。臺灣還曾以“臺北中央局”(各成員都以“首都中央局”名稱發文)名義通過東京中央局對外交換犯罪情報,但7年前,里昂總部行文臺灣表示不能使用該名稱,還説“臺北中央局不存在”,後來臺灣改以“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名義行文,但常遇到沒有回音的狀況。

  至於APEC會議,將於11月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日前傳出特使人選、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已遭大陸否決。臺“總統府”稱,臺灣是APEC會員,不會有去不成的問題,過去臺灣參與該會議都是用“中華臺北”的名義,這次還是會用。

  27日將在蒙特利爾登場的ICAO會議,持續受到關注。聯合新聞網26日稱,該報記者前去註冊取證、出示“中華民國護照”後,被告知不能參加。工作人員表示,3年前臺灣參與ICAO大會是一個臨時安排,“不是説可以沿用到後面任何一次”。記者接著收到ICAO電子郵件,稱“您對以下事件的參與已被取消:第39屆大會會議”。臺“外交部”26日表示強烈遺憾與不滿。中央日報網路報稱,如果不是2008年國民黨執政,並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制度性協商,就不會有臺灣重新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也不會出席ICAO,“這些都是臺灣包括對大陸經貿獲益之外的和平紅利”,而既然和平紅利都出自“九二共識”,那麼在蔡英文當局否定“九二共識”後,和平紅利的流失也就無法避免。文章説,親綠媒體仍堅稱“在一中原則下,ICAO不去也罷”,“按此邏輯,蔡當局、民進黨何必對未能獲邀,高調表示不滿和遺憾?……至於接踵而來的臺灣出席APEC領袖代表將被降低層級,以及邦交國恐將陸續倒向大陸,蔡當局除了表示不滿之外,恐也束手無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