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打造“智慧工廠”江蘇臺資企業在行動

2016年09月22日 23: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22日蘇州訊(記者李丹)在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作為肩負江蘇省電子製造業脊梁之一的臺資企業,已不僅僅是單臺設備品質與穩定性的競爭,也不局限于自動化製造單元、自動化整線的競爭,而是整合運用智慧機器人、大數據、資訊通信、物聯網等新理念、新成果,與目前如火如荼開展的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工廠項目結合在一起的産業鏈整合整合的競爭。

  近兩年,隨著人工成本不斷高漲,以及金融政策、市場飽和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臺企製造行業進入新常態,行業企業變得冷靜了許多,開始修煉“內功”,將産品品質和研發、而非市場行銷放在第一位,更多的臺企加強對製造業智慧化産品的研發,以通過技術革新向市場發起挑戰。

  瑞儀光電:將全面投入智慧化技術改造項目和開展“機器換人”工程項目

  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成立於2002年1月,現有員工1.8萬人,産品涵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電腦、液晶顯示屏、TV液晶電視、車載顯示屏等多個領域,去年投資1億美元用於智慧化改造,新增407條生産線和1250台機械手臂,可取代6578名工人,生産效率提升超30%。

  瑞儀光電的關鍵成功因素有別於其他公司的部分,就是一條龍的設計製造生産模式,這成功的策略引領瑞儀光電連續15年獲利,2011至2013年更創下了連續3年賺一個股本的佳績,近五年平均營收615億元(人民幣,下同),每年至少銷售1億片的背光模組,全球市佔率29%。目前産品已遍及筆記型電腦、平板及手機等所有熱門産品的供應鏈,客戶群更含括美、韓、日係等知名國際級大廠,奠定瑞儀光電在背光模組領域的領導地位。

  瑞儀光電總經理室主任王健民表示,2016年瑞儀光電將持續推進智慧工廠,積極對接工業4.0及中國製造2025戰略,充分發揮雲端、大數據管理、物聯網、智慧設備等先進技術在即時監控與管理、穩定度高等方面的優點,做好減少工位人員及降低人員訓練,降低對作業員的依賴度,控制生産成本,創造競爭新優勢。

  中達電子:加強在醫療器械、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手臂等新領域的技術研發

  中達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上世紀90年代進入大陸,其母公司臺達集團,是全球開關電源供應器件最大廠商之一。中達吳江工廠生産的電源接收器佔世界市場份額的40%-45%,成為臺達在大陸最大的研發、生産、運營、物流地。

  中達電子公共事務處處長蔡雄二表示,2015年,吳江公司營業額跳漲,達132億元,吳江公司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電子行業保持領先水準,原因是務實、走的快,這樣才能主導自動化領域。

  中達電子注重産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研發的工業機器人手臂具備快速導入産線自動化的優勢,蔡雄二堅信,未來將是一個智慧世界,由人工設置系統自動化,機器控制機器,兩個機器人按照邏輯工序對話交流已不難實現,還將加強在新能源、醫療生技器械、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手臂等新領域的技術研發。

  正新橡膠:加大投入高端設備、工業4.0,打造“智慧工廠”

  輪胎業是資金、技術、人員“三密集”行業,很多工序普遍靠人工操作,産品品質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的環境下,輪胎橡膠行業對機器人、自動化、智慧化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機器人的使用將會把員工從噪音大、溫度高、強度大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改善員工工作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狀況,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産效率、産品品質。”正新橡膠總經理李進昌説。

  位於昆山的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七,兩岸排名第一的輪胎企業,年生産能力達2000萬條。2015年,正新橡膠自主開發第一條“機器換人”智慧生産線項目,通過智慧化、自動化工藝及勞動強度,同時提高産品品質與降低各種不安全勞動隱患,達到減人增效與智慧工廠發展的目標。

  “沒有信仰的工業只能是工藝,而正新的産品就是這樣富有底蘊。”正新橡膠事務部協理曾耀德説。正新未來將加大對高端設備、先進製造、工業4.0、網際網路+等投入,形成一個結合智慧輪胎、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智慧管理、智慧服務等的智慧工廠。

 

  江蘇,作為製造業大省已雲集了超過2.6萬個臺資項目。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臺資企業紛紛提出了工業4.0、智慧化、網際網路+等戰略規劃,建設智慧生産的智慧工廠是製造業積極努力的一個方向,而創新前行的臺資企業已經在路上。(完)

[責任編輯:吳彤]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