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飛彈打北京上海”早非臺灣該想的了

2016年09月21日 09:14:5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據臺灣《中國時報》獨家發佈的消息,臺灣新當局決定不再繼續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地對地飛彈的研製計劃,這項代號“雲峰”的計劃可能由臺灣“中科院”依現狀結案,永遠封存。

  報道説蔡英文當局決定不再發展中程地對地飛彈的原因有三,一是軍事戰略要調整;二是臺灣不發展核武,就算幾枚飛彈能打到上海、北京,也改變不了戰局;三是已量産的“雄風二E”能有效對付大陸沿岸軍事目標。《中國時報》援引臺灣軍方消息源的話説,這一決定是“對大陸釋出善意”。

  不過臺灣“總統府”和軍方都在20日稱媒體的這一報道是“不實訊息”。該報道“無風不起浪”還是屬於“捕風捉影”,外界不得而知。

  臺灣早年以“反攻大陸”作為軍事戰略的宗旨,後來這一幻想破滅了。到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有效嚇阻”大陸成為臺當局的新口號,追求兩岸軍事平衡成為臺方新目標。再之後,大陸軍事實力迅猛發展,臺灣的“國防”建構實際上失去了物理意義,媒體此時猜測蔡英文當局放棄“中程地對地飛彈夢”,反映了與兩岸現實相對應的思維邏輯。

  説實話,臺北如果真這樣做,比它硬撐著窮兵黷武好,儘管同時要説,我們即使相信了這個消息,也不會天真到認為蔡當局改變了其對待大陸的“主旋律”。

  臺灣的中程飛彈計劃已經實施多年,但它孤掌難鳴。臺灣一年的軍費只有大約100億美元,用這點錢開發能有效威懾大陸的武器系統被證明不切實際。更重要的是,“以武拒統”本身就是錯誤的思路。

  不管臺當局棄中程飛彈是真是假,這個消息都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更多人領悟到,大陸已經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完全有能力在必要時武力捍衛國家統一。“臺獨”失去了軍事基礎和資本,成為不再具有真實行動力的鬧劇。大陸社會或許有一天會把它看成“群體事件”,生出“臺獨”分子抗統就像“徵地糾紛”一樣的詼諧。

  民進黨仍強烈寄希望於美國對臺灣提供保護,但設想一下,隨著中國軍事能力對近海的有效覆蓋,美國怎麼可能為了庇護“臺獨”這個它已公開反對的政治冒險來火中取栗?用不著大陸多説什麼,民進黨慢慢自己就會沒信心、甚至不好意思再這樣説事了。

  把軍事放一邊,兩岸就可以更加理性地思考未來了。

  大陸這些年真正展現了戰略善意和耐心,大陸沒有把“和平統一”這一最終目標動輒挂在嘴邊,而是通過出臺一波又一波惠臺政策拉近兩岸關係。而在臺灣,“臺獨”是一股不斷挑釁的現實力量,對臺海的和平穩定構成長期威脅。

  蔡英文當局至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倒退了一大步。即使臺灣終結中程飛彈研製計劃是真的,也彌補不了這一變故。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動搖了,一點軍事調整驅散不了臺海上空正逐漸重新聚攏的緊張。

  一旦政治緊張重新在臺海定格,哪用得著發導彈,哪怕兩岸在自動步槍的級別上“擦槍走火”,局勢也將難以承受。屆時臺灣經濟將遭致命牽連,無論誰坐在臺北的臺上,都將招來罵名。

  如今“臺獨”勢力又在鬧改掉臺灣在國際場合所使用的“中華臺北”名稱,並準備就“加入聯合國”再起事端。這些無疑都屬於政治上的“尋釁滋事”,它們亂不了大陸,只能亂了臺灣自己。

  臺灣的安全最終取決於島內社會的集體清醒,與時代潮流相向而行。臺灣深綠力量在塑造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的態度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是臺海和平與安全的真正破壞者,他們還有可能最終成為給臺灣招來重大災禍的罪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