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陸客大滑坡導致生存危機 臺灣將迎來最冷清“十一”

2016年09月13日 08:58:0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今年5月蔡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凍”,大陸游客赴臺數量呈現斷崖式下跌,島內旅遊業陷入困境。眼見大陸“十一”黃金周將至,卻不再像往年那樣成為臺灣旅遊業的“黃金周”,就連在民進黨執政的嘉義縣,阿里山的旅遊業者也坐不住了,他們12日一口氣包了13輛大巴開到凱道助陣。在當天的遊行人群中有不少人打出醒目的“兩岸一家親”的牌子,似給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臺灣觀光業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據臺灣“移民署”統計,近日申請來臺的陸客人數僅為去年同期的30%。臺灣“交通部”官員日前表示,“十一”長假陸客減少“是一定的”,以目前趨勢推估,今年全年陸客會比去年少七八十萬人。若以陸客平均停留6天計算,一旦減少80萬人,今年臺灣將減少近500億元新台幣的觀光收益。據臺相關部門統計,大陸游客每天在臺消費達120美元,是日本遊客的3倍。

  12日走上街頭的臺北第五大旅行社老闆張先生説,他的公司因為有歐美日等遊客還能支撐,但公司的“陸客部”最近每月虧損都在新台幣100萬元以上,他不敢擔保這樣下去,明年他的公司是不是也非裁員減薪不可?!

  臺灣政治評論員謝寒冰對媒體説,島內華語導遊原本有4000多人,目前只剩不到1000人仍在執業,其他3000多人處於失業與轉業中,而仍在執業的導遊每月所能接待的大陸團,也比以往減少到只剩1/4以下,情況之艱苦可以想見。在臺灣,與觀光業相關聯的還有旅館業、精品店、計程車、遊覽車、洗衣業、夜市攤商、餐廳、土特産品業等,至少百萬人的工作與觀光業有關聯,所有與旅遊相關産業的産值佔臺灣整體經濟的比重超過10%。

  12日,中國國旅上海人民廣場店門市部工作人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説,今年“十一”赴臺遊生意非常冷清,遊客數量明顯減少。“跟去年根本沒法比,去年這個時候大概有十幾個團,今年估計也就一兩個,下降得太厲害了。” 康輝旅行社中關村門市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十一,臺灣明顯少人問津。”

  臺灣島旅遊網網站總經理張忠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臺灣政局變化以及大巴著火事件重創了大陸游客赴臺灣旅遊的熱情,同團體遊一樣,赴臺自由行的人氣也下降明顯。“我接觸到的遊客對去臺灣産生了很多顧慮,比如擔心安全問題等,這在過去是沒有的。”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吳志偉 季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