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蔡英文執政引發不滿 9月幾乎每週都有上街抗議行動

2016年09月06日 15:58:47  來源:東南新聞網
字號:    

蔡英文執政引發不滿 9月幾乎每週都有上街抗議行動

  臺灣軍公教人員歷史上首次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東森新聞雲 圖

  原標題:蔡英文執政引發不滿 9月幾乎每週都有上街抗議行動

  “9月3日只是開始,未來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蔡英文必須做好心理準備!”

  臺灣軍公教人員歷史上首次走上街頭遊行抗議,實際上街人數(警方估算上街人數約15萬,也有人説可能是20萬到25萬之間)遠遠超過綠營先前的預估,讓蔡英文當局大感“震撼”。

  更令蔡英文當局頭疼的是,“生氣”的不只是軍公教人員,還有普通勞工、計程車司機、觀光旅遊相關業者、農漁養殖戶……臺灣媒體甚至統計,目前有68個團體等著排隊,9月份幾乎每週都會有上街抗議事件。

  蔡當局執政才剛滿100天,何以引發各路烽火,民怨沸騰?政策“病灶”究竟在何處?他們又將會開出怎樣的藥方?

  以蔡英文及其當局的執政思維,沒有人會知道他們將走向何方。也許會一條路走到黑,也許……一切只能等著瞧。

  形勢:抗議一場接著一場

  “93”軍公教遊行被島內媒體稱為“史上頭一遭”以軍人、警察、公職人員和教師為主的遊行抗議,上街人數已經超過“太陽花學運”時的上街人數。

  有網友表示,以“93”遊行這種氣勢,未來各路抗爭人潮若串聯,可能會上演“十月圍城”的全民怒吼。

  事實上,蔡英文就職後,陸客赴臺人數急劇減少,臺灣觀光旅遊業者已經“吃不消”,島內陸續傳出相關旅行社、遊覽車公司、酒店因此倒閉的消息。有業者研判,10月之後更會出現“倒店潮”,包括飯店、旅行社、遊覽車、餐飲業、土特産、夜市等都無可避免。

  為了“倒逼”蔡英文當局“正視”問題,想出對策,臺灣觀光旅遊相關産業13個公會、協會組織已經串聯組成“百萬觀光産業自救會”,準備在9月12日上街抗議。

  而在此前,臺灣遊覽車司機、計程車司機也陸續到臺新當局相關主管部門、民進黨中央黨部集會抗議。

  為了抗議蔡當局“土地不正義”,臺灣40多個民間團體5日聯合召開記者會,號召民眾9月25日走到蔡英文辦公室前,要“跟新當局拼了、絕對不妥協”。

  此外,有糕餅業者揚言要到蔡英文辦公室前丟鳳梨酥。

  臺媒還報道稱,目前串聯“準備”重回凱達格蘭大道的團體至少有68個,他們將陸續走上街頭抗議蔡英文當局。

  探因1

  政治鬥爭惹民怨

  有媒體評論稱,蔡英文成為最近幾屆臺灣地區領導人上任後最快迎來抗議潮的一位。

  蔡當局執政才剛滿100天,為什麼會引發各路烽火,民怨沸騰?

  臺灣大學政治係教授張麟徵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方面民怨爆發,當然有很多原因。首先是內政方面的捉襟見肘,錯誤百齣。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與執政當局仍然不斷操弄省籍、藍綠議題,進行政治鬥爭,撕裂臺灣族群與社會,引發不滿。以“年金改革”為例,他們在言行上、政策上對“軍公教”人員進行污名化,視“軍公教”為國民黨最忠實的支援者,欲把“軍公教”人員打成臺灣勞工、年輕世代的對立面。“臺灣財政有問題,年金制度要改革,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蔡英文當局硬要説軍公教人員拿的錢最多,而導致年金制度快破産,這就是清算與鬥爭。蔡當局把軍公教人員當皮球打,打擊力道越大,當然反彈力道就越強,軍公教93遊行才會有這麼多人上街抗議。”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及民進黨上臺後的執政思維仍然停留在選舉思維上,所以,他們上臺後不僅用“不當黨産條例”清算國民黨,也用“年金制度”打擊被他們歸為“藍軍”的軍公教,還利用所謂各種“轉型正義”來製造階級矛盾。“蔡英文和民進黨完全是一幫政客,即便上臺執政也不考慮兩岸關係如何,不關心人民是否失業,他們只關心未來選票,做不出政績,民眾不滿而上街抗議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王曉波説,由於蔡英文及其執政當局考慮問題總是出於“鬥爭”、“清算”、“選票”的思維,“哪怕是約20萬軍公教人員上街,他們看起來也不太在乎,所以蔡英文回應時才會説‘我們會繼續走自己的路’”。

  不過,王曉波也表示,“93”遊行對之後的各行業人士上街有鼓舞的作用。“若蔡英文不正視當前民怨,接下來一波又一波的上街抗爭行動,將不斷打擊和損傷蔡英文當局聲譽,其執政正當性也將受到嚴重質疑和衝擊,下次選舉,民進黨和蔡英文沒準就被趕下臺。”

  探因2

  兩岸政策失民心

  至於臺灣觀光旅遊相關産業業者醞釀上街抗議,張麟徵認為,這是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不滿的表現。

  張麟徵指出,蔡英文上任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加之蔡當局進行各種“柔性臺獨”、“文化臺獨”動作,經濟上也刻意疏遠大陸,使兩岸交流陷入僵局,陸客赴臺人數急劇下降,臺灣經濟尤其是旅遊業遭到重創,失業人數增加,人民切身利益受到損害。“當民眾失業、沒錢吃飯的時候,當然會上街抗議蔡英文當局。”

  9月2日,臺灣地區觀光旅遊總會理事長蘇佳男在嘉義縣聯合阿里山30店家代表,發起“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要”聯署活動,向外界傳達觀光業者目前面臨的窘境。此外,南臺灣漁民日前公開燒燬民進黨的黨證,以及今年5月計程車司機繞行民進黨中央黨部大樓,呼籲蔡當局儘快明確接受“九二共識”,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這都反映了蔡英文目前兩岸政策不得民心。

  面對旅遊觀光業的慘澹景象,連臺當局“政務委員”張景森也看不下去。他4日在臉書上表示,“臺灣人不該再不經意發表歧視陸客的言行,陸客是我們最需要交的朋友……若再説些讓大陸人民反感的話,臺灣才是真正危險了。”對此,張麟徵認為,陸客不願再去臺灣的關鍵因素,還是因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加之其在遼寧旅遊團“火燒車”事件中的“冷血”表現,實在令陸客心寒。

  臺灣每年貿易順差約500億美元,對中國大陸更是逾千億美元。張麟徵認為,蔡英文當局若不調整兩岸政策,繼續不承認“九二共識”,不化解兩岸政治疆局,臺灣原本就不景氣的經濟狀況未來只會越來越糟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