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在京召開

2016年09月04日 10:22:32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字號: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會場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對話論壇(王穎攝)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1日上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商協進會、澳門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中華總商會在北京舉行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論壇旨在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間的經貿合作與交流,以“新常態、新思路、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著重探討兩岸四地在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整合配置資源,促進經濟轉型,加強協同創新,克服挑戰,迎接發展新契機。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賀定一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出席論壇並在開幕式上發言。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主持論壇開幕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改革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出席論壇並作主旨演講。來自兩岸及港澳地區約300名專家學者、工商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出席論壇。

  李毅中指出,在全球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下,兩岸四地之間經貿合作仍在穩步推進,未來要適應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尋找互利的新增長點,構築新的制度性平臺,促進共同發展。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港澳臺應積極借力和對接大陸區域發展戰略;二是加強交流合作,推動“雙創”在兩岸四地發揮作用;三是發揮優勢,深化國際産能合作。

  蔡冠深指出,兩岸四地經貿往來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從2010年到2015年,兩岸貿易每年平均約有10%增長。他提出,進一步加強兩岸四地經貿往來要善用香港金融與專業服務優勢,要為大中華地區電子商貿和産業合作提供重要的仲介平臺,還要發揮商會網路與橋梁功能,為促進兩岸四地進一步合作探索創新之路。

  賀定一指出,為了應對未來區域合作發展的大趨勢,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四方要加強協同,深化兩岸四地的多領域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切實推動經濟的轉型、創新、協同發展升級,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添磚加瓦。

  林伯豐在發言中指出,去年臺灣對大陸及港、澳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達39%,兩岸四地貿易為臺灣創造超過63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也是臺灣最大貿易順差的來源。兩岸四地的經濟發展可謂榮枯與共,如何攜手突破當前經濟困局,尋找新動力以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創新商業模式以拓展新商機,這是兩岸四地工商界共同關切的議題,也正是本屆論壇的主題。

  劉世錦在“經濟增長動力轉換與供給側改革”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回落並非中國經濟“不行了”,而是規律使然,理解和適應新常態,最重要的是尊重發展規律,按規律辦事;中國經濟中速增長平臺形成後,根據國際經驗,將可能持續5-10年乃至更長時間,從而為實現2020年和更長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打下穩定基礎; 中速增長期狀態如何,與供給側改革能否到位直接相關,供給側改革要聚焦于生産要素的流動、重組、優化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産率,推動增長動力轉換。

  會上進行了兩場對話論壇。第一場對話論壇以“創新商業模式 拓展發展新空間”為主題,第二場對話論壇以“尋找新動力:經濟轉型與協同發展”為主題,與會代表闡述了各自觀點。

  “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始於2012年,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商協進會、澳門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聯合主辦,每年一屆,輪流舉辦。迄今為止,論壇分別在香港、深圳、臺北和香港舉辦了四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引起了各界的重視,促進了兩岸四地的經貿交流與合作,也已成為大中華經濟圈知名的經貿活動平臺。(王穎)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