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企業家談節能環保經驗:兩岸可優勢互補

2016年08月15日 13:49:4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企業家談節能環保經驗:兩岸可優勢互補

  環保産業論壇現場。(台灣網 李寧 攝)

  台灣網8月15日訊 (記者 李寧)作為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環保産業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兩岸企業專項對接交流會14日在馬鞍山如期舉行。本次對接會分節能産業論壇、環保産業論壇與科技創新産業論壇三個分會場,兩岸環保界專家、學者依據不同主題,分享各自的節能環保經驗。

  馬鞍山市政府副市長吳桂林在環保産業論壇上指出,隨著海峽兩岸産業交流合作的不斷加深,兩岸在節能環保方面的經驗分享、産業合作空間將越來越大。希望兩地節能環保企業和專家學者借助本次論壇契機,在産業創新、科技轉化、共同投資等方面加強合作,建立起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産業學術界和産業界長期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兩岸人民構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家園不懈努力。

  馬鞍山市環保局總工程師胡偉從水污染治理領域、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固廢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等方面介紹了馬鞍山市的環保産業發展現狀與前景。

  兩岸環保專家、企業圍繞微生物在工業污水處理技術與應用、鋼鐵業轉爐石與火星污泥資源化探討、城市污泥幹化技術研究進展等主題作了精彩發言。

  臺灣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臺灣凱鴻環保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林蔚丞來大陸多年,他在會上分享了在大陸做環保工程的經驗與看法。隨後,他對在大陸的臺資企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臺灣企業普遍做的不錯,但在大陸還不夠接地氣,“尤其做環保項目,要有紮根在這裡的打算,要用技術換市場。”

  臺灣環基環境永續公司董事長卓英仁在發言中感慨,過去因為快速發展經濟,對環境造成了傷害,遺留在這塊土地上的東西不能再留給下一代。“我這輩子最後一個的心願就是再花10年時間,將全臺灣500座垃圾山全部挖除,恢復到原來的蓬萊仙島”。

  他同時提出自己的擔憂,“臺灣環保業過去快速地成長,也快速地沒落,今天來演講的臺灣的代表都超過50歲,大陸的都在50歲以下。沒有教好下一代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對這一點很痛心。”他説,看到大陸快速成長,覺得非常高興,大陸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希望把經驗帶到這個地方來,為這塊土地提供更多的心力,也希望能夠儘量彌補,將臺灣的下一代帶上來。

  臺灣精品産業園促進會會長陳一榮告訴記者,此次的環保論壇對自己很有幫助,馬鞍山整體活力充沛,毗鄰南京,有很多優勢,“都市觀光需要很好的環境,馬鞍山有很多歷史典故,做都市觀光農業非常好”。他認為,臺灣環保節能經驗先進,大陸市場大,兩岸可以優勢互補。“我已經有朋友在馬鞍山投資,這次就是來考察是否有適合的地方投資,看後覺得還不錯”。(完)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