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南地震災民苦等歸家日

2016年08月11日 08:52: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臺媒報道,“26”臺灣南部地震距今已過去半年,但災後重建進展難令人滿意,很多民眾仍舊無處棲身。災民呼喚有關部門加快進度,助其早日重建家園。

  善款歸屬引人爭議

  臺南市副市長吳宗榮説,各界愛心捐款已達42億多元(新台幣,下同),強震導致臺南24所學校共39棟建物受損、不堪使用。善款要運用在“公益”相關事務上,校舍損壞危及公眾安全,為保障學子權益,將撥16億多元用於拆除、重建校舍。

  事實上,根據統計,臺灣南部強震造成當地不少建築物受損,“紅單”(建築物不能住人)和“黃單”(可居住但需補強)受損建築達567棟,目前42棟受損嚴重的大樓和公共建築已拆除,但仍無一棟開始重建。

  “為什麼災民都還無棲身之處,老舊校舍卻是免費重建?”臺灣維冠金龍受災戶委員會主委劉怡辰説,不論維冠或其他大樓都尚未重建,市府卻要災民通過都市更新計劃,自行以低利率貸款重建家園,而學校本就可獲“教育部”編列預算,卻運用高達16億元的善款拆除舊校舍並重建,而非補強或修繕,令人匪夷所思。

  依個別狀況來補助

  吳宗榮説,市府協助受災民眾解決基本需求而非填補損失,依個別狀況給予不同的補助,不追求齊頭式平等,由此進行善款分配和運用。

  據吳宗榮介紹,第一階段已進行災民慰助、建築物滅失或修復拆除補助、醫療與生活扶助等,共14.2億多元;後續增發慰問金、校舍重建拆除、液化區補助等共23.5億多元,還有3.9億多元的額度。

  臺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吳欣修稱,歸仁區幸福大樓、東區大智市場已有八成住戶同意都市更新,維冠大樓因牽涉住戶對原地重建意見分歧,目前尚處協議價購階段。若維冠大樓價購結果能早點出爐,都市更新就能儘快進行。

  據介紹,在維冠大樓方面,拆補費有300萬元,再加上350萬元低利貸款,每戶有650萬元資金可運用。但目前受災戶協議價購未完成,無法算出重建戶面積,難以計算重建所需費用。

  重建工作仍需努力

  臺灣南部地震發生已有半年,但重建工作進展不盡如人意。除發放慰問金、受災戶低利貸款及災民安頓、醫療補助外,在房屋重建、土壤液化區改善等方面,災民希望市府加快行動,早日重建家園。

  吳宗榮稱,地震罹難者每人將增發200萬元慰問金,加上之前發放的救助與死亡慰問金,每名罹難者共發500萬元;因震災受重傷且該傷終生無法復原者,發放身障慰問金。

  臺南多處房屋位於土壤液化區,遭地震波及傾倒損毀。地震災民劉怡辰説,事發至今已半年時間,很多受災戶還無棲身之處,重建之路漫長。安南區宋姓居民稱,其房屋因土壤液化,下陷半個人高,他摸黑逃出來,但房子被貼紅單,只能租房子安頓家人,希望市府能協助重建。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