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119位大陸學子踏足寶島臺灣 拉近兩岸情感

2016年08月04日 09:51:4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我真正看到的臺灣和想像中的大不一樣,臺灣不僅有美麗的日月潭和阿里山,它們遙遠、陌生而親切,熱情好客的臺灣朋友就像同胞兄弟姐妹雖然分開多年但一見還是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我們暢聊各自的生活,探討未來的理想,我們文化同根、血脈同宗,沒有隔閡,交流貼心。感覺就像一家人。”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的雲南籍大學生劉一帆同學對記者説。

  正如活動發起的初衷,這119名優秀大陸學子身體力行感知臺灣的同時,也影響著臺灣人對大陸的看法,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和平發展、友好交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選擇,也是歷史的必然。“你好臺灣”活動是由大陸的大學生們自發發起和組織的公益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四屆,數百名大學生參加。活動發起人張帆同學説:“為了促進兩岸青年的文化和情感交流,我們號召和組織全國各地優秀大學生們,利用假期的時間,暢遊臺灣,飽覽寶島的山水風景,走進臺灣的高校、醫院、公益組織,和各界人士深入溝通,在行遊中增加對臺灣的了解,一起用客觀的角度和態度去了解臺灣,將我們真實的臺灣傳播給更多同胞。”

  參加“你好臺灣”活動的大學生們前往國立臺灣大學、東海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等知名高校,與學生們深入交流,體驗臺灣學子的學習生活;踏訪平溪、十分、九分等臺灣的古鎮老街,漫步高雄駁二藝術區,參觀臺灣各地多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展覽館,臺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文化産業發展讓大陸學子們大開眼界、大受啟發。在高美濕地、日月潭、七星潭等保育區,臺灣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和措施讓每一個人心裏都有所比較、有所思索。在與臺灣各界人士的一次次交流活動中,他們通過與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臺灣同胞深度訪談,了解到一個多元、深刻的真實臺灣,熟悉而陌生。

  在星雲大師創建的佛光山,全球信徒中心負責人滿樂法師陪同大學生們詳細參觀了佛光山與佛陀紀念館,了解了星雲大師的弘法歷程和當代臺灣宗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諸法師的指導下體驗禪修、抄經,與僧眾一同素齋,夜宿佛光山禪房,深入感受星雲大師為兩岸和平所做的貢獻。星雲大師的弟子妙昉法師説:“大師得知你們來到佛光山,非常的欣喜,通過我轉達他對你們的問候和祝福,希望你們認真體驗,將自己在臺灣的見聞傳播給更多的人,造福兩岸大眾。”

  剛剛從中央財經大學畢業踏入社會的張帆,這次帶百多位在校大學生赴臺,收穫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滿意度。前幾年的經驗,加上組織者的用心,每一個細節都特別到位。最用心思的是住,“你好臺灣”活動小組為學子們安排了各種風格的臺灣特色民宿,有雲林原住民的木屋別墅,有墾丁的希臘風情民宿,甚至有佛光山的禪房等等。臺灣的每家民宿都是經過主人的精心設計,民宿主人熱情貼心的服務讓他們記憶深刻。旅行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通過對臺灣民宿的體驗,同學們享受的同時也深受啟發。張帆説:“大陸也有很多美麗的鄉村,我之前去過全國雲貴川等地,有很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美侖美奐的山水風景、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古樸精緻的民族建築、淳樸善良的兄弟姐妹。在我們的團隊中,有的同學在學建築、美術、設計等專業,有的同學已經有創業經驗,我們打算建立一個團隊,借鑒臺灣民宿的模式和經驗,將這些大美村寨裏村民閒置的民宿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提升,建立和臺灣一樣,活在民族文化中的【大美客棧】,這樣既能保護傳統文化,又能幫助村民提高收入,這是造血模式而不是輸血模式,是精準扶貧的好辦法,對未來新農村的建設發展或許有樣板意義。將旅途中的收穫運用到有意義的地方,方顯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使命和價值。”

  “正如習大大在《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講話中説的-----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係、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兩岸走近、同胞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沒有什麼力量能把我們割裂開來。”活動的發起人張帆同學説,“我們發起‘你好臺灣’活動,就是讓更多大陸青年,有機會走進臺灣社會,看到一個真實的臺灣,傳播大陸人民的友好和熱情,身體力行來證明兩岸是一家、同胞心連心。”

  大美世界,大美旅行。通過“你好臺灣”活動,優秀的學子們在臺灣展現了他們的風采,給兩岸交往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下一步,“你好臺灣”公益小組將在“你好臺灣”活動的基礎上,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其他國度上開拓系列活動,讓大學生有更便利機會去看外面的世界,在國際社會中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發展中的中國,了解熱情友好的中國人民。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