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京津冀臺籍中青年交流座談會在天津舉行

2016年07月29日 09:48: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京津冀臺籍中青年交流座談會在天津舉行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右二)、秘書長張曉軍(右一),天津市臺聯副會長張肇毅(左二),河北省臺聯副會長陳瑛(左一)等出席座談會。(台灣網 張亞靜 攝)

  台灣網7月26日天津訊 (記者 張亞靜)7月26日,京津冀臺籍中青年交流座談會在天津舉行。會上對為期5天的“2016京津冀臺籍中青年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交流和總結。

  座談會上首先播放了2016京津冀臺籍中青年社會實踐活動的簡報。隨後,六位優秀臺胞代表結合自身學習工作,根據聽取專題報告、參訪感受與7月24日在唐山的分組討論結果進行發言,圍繞“中青年臺胞在兩岸關係新形勢下如何發揮作用”和“中青年臺胞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哪些方面可有所作為”等話題發表了看法和針對性建議。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秘書長張曉軍,河北省臺聯副會長陳瑛等出席座談會並致辭。座談會由天津市臺聯副會長張肇毅主持。

  兩岸關係新形勢——面對挑戰,勇擔使命

  “兩岸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作為一名在陸臺胞,我們可做的事有很多,”北京臺胞代表吳怡桐就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意義進行了發言,她説,要多關注兩岸時事,了解兩岸問題所在。她還説到,國家的未來在於青年,每個青年人都奮發圖強。

  來自河北石家莊的臺胞宋芳則結合自己去年參加夏令營的經歷,談了對於兩岸關係現狀的看法,她説,兩岸同胞彼此之間應當努力尋求情感上認同感。

  來自天津的臺胞鄭鞏洋也説到,每一名臺胞都應該努力肩負起責任,致力於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地攜手,聚力前行

  在整個座談會過程中,除了“兩岸關係和平的發展”以外,記者聽到最多的字眼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冀一體化”。

  來自基層商務局的臺胞周大龍結合自己的工作説到,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集中了京津冀三地各行各業中的優秀中青年臺胞,破除了省際的邊界,搭建了友誼橋梁和凝聚了親情力量。他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使京津冀三地的臺胞交流實現由單一的點變成線,再由線交叉成一面聯絡網。

  北京臺胞李弘則談了自己學習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報告後的感受,他説,北京應該充分發揮在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等職能,幫助天津和河北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努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雙贏甚至多贏。

  周大鵬,一名90後臺胞。他説,熱愛並能迅速接受新鮮事物是年輕一代的臺胞的優勢所在,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自媒體等新媒體傳播平臺,對推進京津冀臺胞之間交流與合作將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弘揚老一輩光榮傳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北京市秘書長張曉軍在聽取了六位代表的發言後,對座談會進行了總結,他説,中青年臺胞是推動兩岸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關注、關心關愛中青年臺胞是臺聯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希望中青年臺胞奮發有為,也希望京津冀中青年臺胞能聚力前行,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最後,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用“傳承、發展、超越”六字寄語三地臺胞。她説,“我們青年一代臺胞,要傳承老一輩臺胞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中青年臺胞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

  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機遇,偉大的時代屬於千千萬萬有擔當有作為的的人。希望三地臺胞凝聚智慧和力量,主動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完)

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子云進行總結講話。(台灣網 張亞靜 攝)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