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遊覽車火災事故:案情逆轉 誰放置汽油在車上?

2016年07月26日 09:04:25  來源:央視
字號:    

  《新聞1+1》2016年07月25日

  ——大陸游客赴臺遊,安全嗎?

  (節目導視)

  解説:

  造成26人罹難的臺灣遊覽車火災事故,今日頭七,臺灣方面為罹難者舉行聯合公祭,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齣席。

  張錫聰 臺灣觀光局副局長:

  我們再一次向所有的罹難者家屬道歉

  解説:

  到底是意外事故,還是刑事案件,火災事故調查出現重大轉折。

  鄭文燦 臺灣桃園市市長:

  目前地檢署的調查,初步有發現,遊覽車上面有汽油瓶。

  解説:

  八年11起重大交通事故,臺灣旅遊,怎麼服務大陸游客?

  劉克智 海旅會秘書長:

  又出現了如此重大的人員傷亡事故,我們對此表示強烈的不滿 。

  解説:

  《新聞1+1》今日關注:大陸游客赴臺遊,安全嗎?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上週二,也就是7月19日的中午,一輛大陸旅行團乘坐的大巴車在臺灣桃園的高速路,發生了起火事故,造成車上26人罹難,其中就包括24位來自大陸的遊客。我們不妨在回看一下事發當時的畫面,這輛汽車當時是正在去往機場的路上,很快就要到機場了,幾個小時之後,按説這些旅客們就能回到自己的家裏,但是生命在這樣的一個瞬間就永久定格。

  今天我們再回看這些畫面並不是想強調這件事情有多麼多麼的慘烈,而是想在頭七這樣的一個時間,想表達這樣的一種意思,就是在這麼一個慘烈的事故、事件面前,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去面對?是不是應該儘快地拿出一個調查的結果,以防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那麼今天臺灣方面的調查也有了最新的進展,我們就不妨關注這些之前還是從臺灣今天舉行的罹難者聯合公祭説起。

  (播放短片)

  解説:

  本月19號,一次臺灣遊覽車火災事故,奪去了26個人的生命,其中包括24名大陸的遊客,那一天,本來是他們結束行程回家的日子。

  今天,是26名罹難者的頭七。在臺灣桃園中壢殯儀館,就舉行了一場聯合公祭,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包括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賀陳旦、桃園市市長等社會各界人士,還有事故發生後急急忙忙從大陸趕往臺灣的遇難者家屬,一起參加了公祭儀式。在現場,能看到大陸海協會敬獻的花籃,20號從大陸趕到臺灣的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及工作組,大陸在臺企業代表,也都到現場祭拜罹難者。

  今天上午,已經有8名罹難者的遺體火化。但是,由於部分罹難者家屬對此次事故的事發原因、賠償和解等問題仍有異議,相關死難者的火化程式因此被取消,不僅如此,很多罹難者家屬,還推遲了離開臺灣的行程。

  陳慧慧 本台記者:

  原計劃25號舉行告別儀式結束後,大陸罹難者家屬當天返回。不過目前除部分家屬表達想要儘早離開外,大部分家屬均表示要在臺灣停留,等待最終調查結果。

  解説:

  對於遇難者家屬,臺灣方面目前提出的保險賠償金,包含遊覽車強制險、乘客險、旅行業責任保險等共664萬新台幣,折合人民幣約為135萬元。但大部分家屬表示,由於事故原因還沒有查明,他們目前還不會簽署和解協議。

  賀陳旦 臺灣交通部門負責人:

  我們也希望現在家屬所期望的一些,他們不管是在事故的追查,或者是相關的理賠上面,我們能夠給予最大的協助,來幫助他們早日安心。

  解説:

  至於家屬最關注的事故的真相,臺灣觀光部門表示,檢方目前已將事實查明部分向家屬做出了説明,並正在對事故真相進行持續調查。

  此前,臺灣檢方懷疑旅遊大巴的起火原因是電線超載短路、或者是其他火源引起電器異常,但在昨天,案情又有了重大轉折。

  鄭文燦 臺灣桃園市市長:

  目前地檢署的調查,初步有發現,遊覽車上面有汽油瓶,那一定要查明整個過程,是否有人為的疏失以及相關的責任。

  解説:

  這輛以柴油為燃料的旅遊觀光車,車上為何會有汽油?是什麼人帶上車的?與這起事故到底有何關聯?目前,相關部門表示結論還有待調查。而對於悲痛的罹難者家屬,他們對於真相也有著諸多的疑惑,在他們21號到達臺灣之後,當晚就在有關方面舉行的説明會上提出了質疑。

  (新聞播報)

  説明會上家屬情緒都很激動,要求真相,要求有人要負責。

  解説:

  21號晚上舉行的第一次説明會,臺灣方面以保護家屬不被打擾為由,沒有允許媒體旁聽。但在大陸罹難者家屬的要求下,22號晚上的第二場説明會全程開放。

  張錫聰 臺灣觀光局副局長:

  我們再這一次向罹難者家屬道歉。

  解説:

  而這樣的一個道歉,對於失去親人的家屬們來説,很難讓他們的情緒平復。

  如此嚴重的火災,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可以逃出來?而且車上也沒有配備監控設施,誰來為逝去的生命負責?家屬們在反覆追問。

  罹難者家屬:

  你們滅火器有幾個?

  張錫聰:

  壞了,是什麼原因説不準。

  罹難陸客家屬:

  我不管原因,別跟我説原因,壞了是你們的責任,是不是一個逃生門不好使,26條生命沒有了。

  解説:

  當場,遇難者家屬們要求臺灣方面儘快公佈調查報告,該負的責任不能推託。而從大陸趕赴臺灣處理這次事故相關事宜的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也表達了對臺灣方面的不滿。劉克智提到:近年來,臺灣多次發生遊客旅遊安全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陸方面曾多次要求臺灣有關方面高度重視,採取切實可行措施,確保大陸游客安全。

  劉克智 海旅會秘書長:

  然而就在前天,又出現了如此重大的人員傷亡事故。我們對此表示強烈的不滿,我們希望臺灣有關方面,切實採取措施,高度重視大陸游客安全,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視頻連線)

  主持人:

  善後處理和調查真相無疑是眼下的當務之急,面對今天出現的一些最新情況,我們馬上連線本台駐臺灣記者陳軒石,軒石,今天我們通過這個短片也看到,在公祭儀式之後有一些大陸游客的這些家屬選擇還是要留在臺灣等在最後結果的出現。那麼最新的情況你了解到的是什麼樣的?

  陳軒石 本台記者:

  在剛剛傍晚的時候情況出現了轉折,可以説大陸罹難著的家屬基本上三個方面跟臺灣方面基本達成了共識,三好方面首先就是遺體火化的問題,今天已經有8具的遺體火化之外,在明後兩天家屬答應把這些遺體全部火化,明天有15具的遺體,後天還有一具遺體都要完成火化,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就是50多名的這個罹難者家屬,除了有一個今天已經因為自己家有事已經先回去之外,其餘的50多人明天有40位的家屬離開返回大連,後天還有18位剩下的也會返回大連,這是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就是臺灣方面,現在只能給每位罹難者是提供這個佩服是664萬台幣,約合130多萬人民幣,這一點是當局説是很難突破,暫時只能是這樣了,至於他們回到大陸,大陸的賠償就不是他們所管的範圍了,所以現在家屬是在這方面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

  但是呢,家屬同時還是要求臺灣方面儘快查明這個真相。而剛剛就在晚上的時候,臺灣警方本來有一個行程,就是要安排家屬做一個筆錄,這個筆錄本來在他們抵達的當天就要做,但是當天在機場家屬非常有意見,他們想儘快到這個殯儀館看到親人的遺體,所以那天沒有做,今天本來想補做,但是家屬相當不滿,他們以為是要開調查説明會,當知道只是做筆錄之後,他們表示他們的所有立場該説的都説了,所以基本上是不歡而散,並沒有做成這個筆錄,這是今天剛剛的一個最新的進展。

  主持人:

  軒石你是介紹的是關於家屬的一些情況,接下來今天在調查的方面還有一個重大的進展,臺灣地檢署告訴公眾,在這輛柴油車上有兩處是有汽油瓶的存在,這點最新進展是什麼樣的?

  陳軒石:

  雖然到目前為止,當局還沒有公佈這個事故的真正原因,起火點因為什麼起火還沒有定論,但是這五瓶汽油,尤其有兩瓶在司機座位底下已經燒光的汽油,起碼説明瞭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證實了外界原來質疑,這個火勢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就蔓延到整個車廂,濃煙密布,可能會有助燃劑,現在證實,這兩瓶汽油是直接造成這個火勢在但時間內循迅速蔓延的一個主要原因。第二件事,那就是更嚴重,因為使得這個整個案情逆轉,因為無論是誰或者什麼原因把這個汽油放在這個車上,已經是觸犯當地的法規,明顯是個違法的行為,那麼所以呢現在這個事故已經是從這個單純的意外,可能要逆轉變成有人為疏失。那麼是否涉及刑責,有沒有應該有負起刑事責任,這是下一步要追究的重點。

  現在一般懷疑汽油可能是司機放置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們昨天也看到警方非常罕見地再次到殯儀館檢視了這個司機還有導遊的遺體,檢取了他們表皮還有衣物回去進一步化驗,而且調閱了司機跟導演在這幾天帶團以來所有的通話記錄,以及能夠找到他們沿途的一些監視畫面來做進一步的了解。

  現在這個話題也引起了臺灣遊覽車當中一個熱議,因為在他們看來,把汽油放在車上是非常的不可思議。其他不説,光説停車場大太陽底下這個車一停可能裏面的溫度就達到五六十度,放置汽油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司機不可能不知道。那麼現在傳出各種的猜測、聯想甚至陰謀論,大概我列數有幾種。一種就是説,可能這個司機是為了預防自己送完客人之後開自己的車回家,沒油先準備這種汽油,但這種似乎站不住腳,因為在臺灣加油站到處都是,加油非常方便。另外一種猜測就是説,可能是方便去除車上一些像口香糖等等的污跡,用汽油比較好用,但實際上也不需要五瓶這麼多,而且現在有更好的替代品能夠去除這些污跡。

  現在還有一種説法,這個車是柴油,在柴油的車上加一點點的汽油可能是提高所有的馬力,這只是一種猜測。更有一種陰謀論就是説可能是自殺,關於這個説法,他的父親今天已經出面反駁,他認為他兒子絕對不會這麼幹,但是對於這個司機外界了解非常的少,只知道他有三個子女,經濟能力不太好,有20年的駕駛大客車的經驗去年10月才調到這個遊覽車的公司,至於其他方面其實外界知之甚少,這也是警方現在要調查的重點。

  更有一種陰謀論就是説可能被別人陷害放置的,但是這種的話可能時間就會鎖定在19日當天早上到事發的短短幾個小時之內,所以以上都是臆測,現在各方都在非常的期待臺灣的警方儘快調查清楚。而最後我再告訴剛剛有一個最新的消息,就是剛剛臺灣3D電視臺的一家獨家報道,他是採訪到一名臺灣的遊覽車司機,他聲稱在出事的頭一個晚上,在休息站碰到了這個出事的蘇姓司機,這個司機向他抱怨,遊覽車有問題,因為冷氣都打不著,他曾經向遊覽車公司提出換車,但是造成公司拒絕,説你把這個團明天就送走了,再説了。不過當記者採訪這家遊覽車公司負責人的時候,他是斷口否認,這是最新的進展。無論如何一切的真相都有待臺灣警方儘快查明真相。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軒石的報道。當我們看這樣的最近發生的一起大陸的遊客在臺灣出事的時候,我們就會回溯這些年來發生的一系列這樣的事件,人們不經問,為什麼大陸的遊客在臺灣旅遊的時候會發生如此之多的事件,我們繼續關注。

  (播放短片)

  解説:

  被臺灣媒體稱為24年來最慘重的客車火災事故,事發已經一週,臺灣方面,一共召開了兩次家屬説明會。會上,一些家屬情緒激動,他們認為事故調查速度緩慢,並對大巴上的消防設備及監視器是否完善,提出了質疑。

  對此,臺檢方回應表示,事故遊覽車的駕駛艙已經燒燬,也沒有監視器、行車記錄儀等影音畫面,加上無人生還,更增加了調查難度;並且諸多重要事項仍在鑒定當中,因此無法按照家屬的要求,在三日之內得知鑒定結果。

  對於大陸方面工作組領隊、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秘書長劉克智曾表示説,在這次不幸前,大陸方面已多次建議臺灣改善遊覽車安全。臺灣交通部門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解釋説,之前大陸建議的是不同面向,例如説土石流或樹木倒塌的掌握、氣象的預警、遊客分流、車輛設置GPS及簡訊通報系統等等,臺觀光局對於部分建議都已經有所改善,將來也會持續改進。

  然而近日,網路上流傳的一份錄音,則爆出事故車輛疑似曾進行過改裝。這又暴露出臺灣遊覽車的什麼問題呢?

  遊覽車公司員工:

  你們“矮仔陳”這個師父要抄家滅族啦,前後門還加裝暗鎖。

  前技師:

  規定是不可以。

  遊覽車公司員工:

  他愛幫別人亂改裝加裝東西,幫司機亂改裝還賺人家的錢,五楊高架第一次火燒車也是他。

  解説:

  這段錄音時長8分多鐘,疑似是事故遊覽車所屬“玫瑰石通運公司”員工和前技師的通話。內容提到公司找了無照技師對遊覽車進行改裝,並在前後門加裝暗鎖,才會鬧出人命。 在錄音中,兩人還秘密協商如何為遊覽車公司脫罪。

  遊覽車公司員工:

  你對“矮仔陳”這個師父打針,全部推到他的身上,説他這是半路出師的拼裝車師父出來的,他沒有技術證。

  解説:

  不過,事故遊覽車所屬的紅珊瑚車隊,隨後發表聲明表示,錄音對話中的2名男子早就在2011年先後離職,對話內容毫無根據,公司將對這兩人提起控告。

  然而,此次事故暴漏出的遊覽車安全問題,卻是不容置疑。對此,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準備推出三項整頓措施,對遊覽車進行把關。一是新遊覽車要採取外推式玻璃窗,增加逃生機會;二是會抽查安全門跟滅火器,公佈好壞排行榜供民眾做挑選依據,三是要建立雲端掌握GPS追蹤車輛動態。對於這三項措施,臺灣遊覽車公會認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該在車輛出廠時就要把關。

  魯孝亞 臺灣遊覽車公會理事長:

  只會做稽查臨檢,這個單一事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是源頭式管理,到底你希望遊覽車,應該有哪些設備、不應該有哪些設備,都要在財團法人車測中心的源頭要去律定。

  解説:

  事故發生後,有臺灣媒體也列出了從2008年7月,臺灣開放大陸居民來臺旅遊後發生的相關事故,令人觸目驚心。8年共發生11起有死傷的旅遊事故,其中9起為遊覽車事故、1起火車事故、1起墜機事故。連同此次事故,造成包含旅行社相關人員在內共83死100多人傷。

  遊客:

  左晃右晃,左晃右晃,然後就突然翻了。

  解説:

  八年,11起重大事故,這是臺灣旅遊真實的狀態嗎?為什麼臺灣的遊覽車總出事故?有分析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臺灣熱門景點大多山路崎嶇,如果碰到天氣不好,危險性則更加一重;而一些旅行社所推出的旅遊行程過於密集,容易造成司機疲勞駕駛;除此之外,為了節省成本並增大乘客乘坐時的車內視野以及車體外觀的美感,一些旅遊大巴還會被改造,擅自提高客艙高度,這都會造成行車中穩定性下降,更容易發生失控偏離,進而翻車。這些,無一不反映出臺灣旅遊的監管問題。

  主持人:

  剛才短片中也提到了一個數字,我們不妨再看強調一下,就是臺灣開放大陸游客赴臺遊以來,11起重大的事故,累計83死,159傷。面對這樣的數字,那麼有些人本來也許會想去臺灣旅遊,但是也許會打消這樣的一個念頭。面對這樣的一種效應,臺灣又將如何應對?接下去我們連線一位專家,臺灣世新大學的遊梓翔教授。

  (視頻連線)

  主持人:

  遊教授您好,首先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因為今天我們了解到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是出席了今天的公祭,那麼臺灣地區的現任領導人對這件事情,他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遊梓翔 臺灣世新大學教授:

  我覺得發生一個這麼重大陸客傷亡的事故,一方面臺灣必須拿出自己的做法,究竟要怎樣改善陸客在臺灣的旅遊安全,具體做法一定要拿出來。那麼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展現一個態度,因為你説在2008年到現在,這11起重大事故超過80位陸客在臺灣喪失了生命,這麼嚴重的事你當然要展現一個態度。今天馬英九到了公祭進場,基本上是展現了一個態度,可是很多人認為蔡英文除了在他的網路上發表一些意見,透過發言人轉述他的看法之後,是不是也應該對這件事更進一步的多做一些什麼,更能夠讓大家相信,臺灣的當局現在確實是把大陸旅客在臺灣的安全列在首要的位置。

  主持人:

  遊教授,通過這樣最近的一起災難,人們自然就會反思,為什麼臺灣開放了對大陸的臺灣遊之後,短短的時間會發生這麼多的一系列的這種傷亡,不知道臺灣方面是怎麼看待這些數字的?

  遊梓翔:

  當然,很多人在分析,為什麼這麼多起事故牽涉到的都是大陸旅客,就有很多人做了一些討論,例如説:因為大陸旅客經常到臺灣來,乘坐遊覽車的時間基於環島行程,或者是時間短密集安排,這中間都提高了風險。也有很多人提到了一個原因是廉價的原因,我對這一點完全不能認同,不管是價格還是低,安全都是不能打折扣的。我們都知道現在有很多航空公司,標榜價格比較低廉,可能這個低廉你必須是在某一些非關鍵項目上節省成本,不能在安全上打折扣,如果你好稱你的價格低廉,你打折扣打的是安全的折扣的話,這個旅遊業整個的形象,以及對旅客的安全沒有保障,這是不可能有人到臺灣來旅遊的。所以我覺得價格雖然是要討論的,但是安全必須列為一切的前提,所以沒有安全就沒有觀光。

  主持人:

  遊教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面對一系列發生的事故,臺灣旅遊業方面的監管應當更多的做一些什麼?

  遊梓翔:

  我覺得大家也在看,如果你發生這樣的事件,你連前前後後很多的事實,或很多的法規都説的前後不一,大家當然對是不是未來能保障安全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就像這幾天我們看到關於遊覽車上的安全門,緊急逃生口為什麼不能打開,前前後後臺灣幾個單位,對於到底規定是什麼,到底有沒有人安裝暗鎖都有不同的説法,大家當然非常擔憂,如果主管單位都這麼樣的前後不一,未來究竟有沒有能拿出的手段真的能夠改善。不過我覺得臺灣想要發展自己的旅遊業,吸引更多的大陸旅客到臺灣,一定能要讓大陸所以旅遊知道是安全的,而且這個安全不能只是口號,每一次發生官員就出來講一下安全很重要,大家要看到具體的做法。所以包括這幾天很多人提到的,是不是還要允許這麼多的拼裝車,因為它的車體不是進口的,都是臺灣打造的,中間很多的設備往上加。

  主持人:

  抱歉,實在是因為時間的原因,遊教授我只能打斷您了。抱歉,那麼今天我們再關注這件事是想説,大陸游客到臺灣去旅遊,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一事一議,當務之急當然是調查清楚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原因,那麼從長計議,對於臺灣來説也應當拿出更誠懇的態度,更有效的措施,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