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青年赴寧德體驗非遺 感受傳統文化獨特氣韻

2016年07月25日 23:11: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情係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活動C組小分隊合影

“情係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參訪團走進寧德。(台灣網 吳怡 攝)

  台灣網7月25日福建訊 (記者 吳怡)七月底,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卻擋不住青春的腳步。23日至25日,“情係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參訪團的60余位兩岸年輕人走進寧德,共同領略閩東傳統文化的獨特氣韻。

  走進霍童古鎮 體驗霍童線獅

  爭球、搶球、抱球、拋球,時而戲珠,時而騰空飛躍,數十斤重的“線獅”在舞臺上呈現出各種高難度動作。23日上午,參訪團在福建寧德蕉城區霍童鎮觀看了一場原汁原味的“線獅”表演。

  “第一次看‘線獅表演’,感覺很震撼,民間藝術令人驚艷。”一位臺灣青年興奮地説,他還用手機拍了視頻,準備回家和家人分享。還有一些團員在親身體驗舞“線獅”後表示,“‘線獅表演’真是個體力活,折騰著兩、三下布獅子就已經累的氣喘吁吁,師傅們可以表演這麼久,好厲害!”

  據了解,“霍童線獅”又稱“霍童抽獅”,留存于福建寧德霍童鎮,當地人稱之為“打獅”,是一種獨特的漢族傳統民俗遊藝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民俗的雜技節目。 “霍童線獅”的技藝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2006年 “霍童線獅”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走進漈下村 觀屏南傳統武術表演

  23日下午,參訪團來到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甘棠鄉漈下村。這個海拔802米的古村落四面環山,村居依山沿溪構築,溪水縱貫全村,這裡孕育出了清代戍臺名將甘國寶、武舉人甘攀龍等歷史名人。

  兩岸青年走進古色古香的村莊,參觀了具有閩東特色傳統民居,廊橋、水車、廟宇、古道並觀看了一場屏南傳統武術表演,感受了濃厚的清代遺風及歷史文化氣息。臺灣學生表示,“這裡古色古香,好像每個地方都像一幅畫,這種景致在臺灣看不到,所以特別有感覺。”

  遊鴛鴦溪、白水洋 體驗傳統射藝

  “端正站勢、正心靜氣、彎弓搭箭……”24日參訪團來到風飛射藝館體驗傳統射藝,臺灣青年們非常感興趣,紛紛向師傅學習射藝技巧,一招一式都十分投入,並表示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魅力。隨後,兩岸青年遊覽了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白水洋鴛鴦溪景區。兩岸青年手牽手走棧道、做洞梯、觀瀑布、玩漂流,在山水中烙上了兩岸青年友誼的珍貴印記。來自臺灣的青年更是紛紛讚嘆大自然的造化,驚呼河山之壯美。

  走進千年古村漈頭村 觀非遺《平講戲》

  25日,兩岸青年走進漈頭,千年古村的魅力盡顯眼前。這裡千餘年的文化積澱,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純樸的民俗民風。漈頭村還被譽為“戲曲之鄉”,兩岸青年在張氏祠堂的古戲臺上,觀看了國家級非遺項目——《平講戲》表演。傳統的唱腔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員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配上幽默風趣的“講白”,讓臺下的團員們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和掌聲。臺灣學生不禁感慨道,“中華民族藝術的魅力真是無限大啊!”

  此次寧德屏南線路的參訪,兩岸青年參加了多種多樣的非遺體驗活動。他們親身體驗了線獅、武術、射藝及戲曲項目,從而加深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了解和喜愛,增強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臺灣青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建,寧德屏南之行所見所聞都是他在臺灣沒有感受過的,覺得很有趣,也很新奇。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這類體驗式的活動方式,因為這樣可以對體驗過的事物更了解,同時也更期待後面的行程。

  此次“情係青春——兩岸青年八閩行”為期九天,在結束對寧德的參訪後,兩岸青年還將前往平潭、福州等地,參觀平潭臺灣創意園、福州三坊七巷及文創園區,了解兩岸文創産業合作發展的潛力,期間還將舉行“青春夢想家”兩岸青年分享交流會、兩岸青年分組座談會等文化研討活動,進一步增進兩岸青年的了解與共識。(完)

兩岸青年走進霍童古鎮,觀看“霍童線獅”表演

  兩岸青年走進霍童古鎮,觀看“霍童線獅”表演。(台灣網 吳怡 攝)

 兩岸青年體驗“線獅”表演

  兩岸青年體驗“線獅”表演。(台灣網 吳怡 攝)

兩岸青年體驗小型“線獅”

  兩岸青年體驗小型“線獅”。(台灣網 吳怡 攝)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