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在皖受災臺灣農企渡“水劫”

2016年07月13日 12:19:1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7月初,安徽遭暴雨襲擊,多地遇洪澇災害。近幾日雖有晴好天氣“緩衝”,但因長江水位較高,內河依舊無法實現泄洪,安徽多個災澇地區的水遲遲不能退去。

  位於災區內的安徽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廬江臺創園”)因地勢平坦、降雨量過大,園內有一千余畝田地也難逃“水劫”。

  “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安徽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是致力構建兩岸農業科技和資訊交流、現代農業生産技術孵化和農業生産方式轉變與創新的三“平臺”。其核心區規劃面積近5平方公里,主要發展二、三産業,重點建設稻米文化園、皖臺交流園、科技服務園、農産品加工物流園等“四園”。

  廬江臺創園目前擁有臺灣農企10余家,安徽月香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災情發生後,“自救”與“援手”共助幫助廬江臺創園企業搶險救災。

  排水、評估水情、施肥育苗……安徽月香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浩沾和他的同事這幾天非常忙碌。12日,廬江當地氣溫近30℃,記者在園林見到林浩沾時,他正和員工一起搶救可能存活的桃樹。

  林浩沾介紹,“我們種植的主要是桃樹、杏樹、櫻花樹等。林園裏因水災死亡的樹木、樹苗有4萬多棵,300畝的水稻到現在還在水裏泡著。初步估算,損失在470萬元人民幣左右。”

  “災情發生後,我就帶領員工購買大型排水泵,進行通渠排水,實施‘自救’措施。”林浩沾向告訴中新社記者:“單排水工作就從7月1日持續到6日。”

  對於突如其來的天災,林浩沾選擇欣然接受。他説:“這次水災沒影響到居住環境已經是很慶倖的事情了。臺創園管委會的領導每天都住在大壩上,想辦法幫我們把水降下去,看著心裏面很感動。”

  從接洽到建成,安徽月香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駐廬江臺創園僅花了3個月時間。回憶來皖投資生産過程,林浩沾心裏是滿滿的感動,“這邊農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政府幫我們把土地平整好,勞動力價格、土地租金也很便宜。投産到現在,我們只要提出要求,政府就會派人幫我們解決,這在其他地方都比較少見。”

  廬江臺創園管委會黨委副書記夏雲仲介紹,針對多個農企、農田被水淹沒的災情,當地政府啟動緊急預案,幫助園內農田通渠排水,緊急轉移安置企業員工。

  此外,安徽農業大學專家、各級農委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給予廬江臺創園內企業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力爭把災情降到最小。

  廬江是糧食生産大縣,水稻是優勢産業。廬江縣農委副主任鄧本宜介紹,“林浩沾的桃樹受災情況比較嚴重,經過幾日暴曬,已經開始出現樹苗死亡的現象,我們建議他們繼續排水松土,然後對可能存活的桃樹施肥、打生長調節劑,看能不能搶救過來。”

  與此同時,廬江縣社會愛心人士也自發行動起來,形成了民間救助體系。記者在採訪中獲悉,臺創園受災企業紛紛給出“洪水無情,‘廬’胞有愛”的好評。

  據安徽省農委統計,截至7月11日下午5時,該省農作物受災面積1567.4萬畝,成災面積1069.3萬畝,絕收面積567.1萬畝,受災作物主要為水稻、瓜菜、棉花、玉米、大豆等。(作者 張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