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學者: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裁決荒唐有昧事實

2016年07月13日 08:07:45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臺灣學者當日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仲裁有昧事實,是荒唐的,海峽兩岸都不應也不會接受。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仲裁庭完全是胡説八道、昧於事實,仲裁結果也是惡意的裁決,是政治操弄的結果。這一裁決結果必然造成南海局勢緊張,海峽兩岸都應堅決不接受這樣的判決。

  他表示,南海議題是兩岸和平、互信與合作之窗,希望民進黨當局認清南海問題本質,共同在南海合作創造經濟效益,打開兩岸僵局,重建互信,這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臺灣大學政治係名譽教授張麟徵認為,這一仲裁法庭的成立本身的公正性就受到質疑,中國大陸一開始就沒有參與仲裁程式。該案本是不可仲裁的案件,因為就仲裁而言,除非兩個當事國願意,否則仲裁庭是不能處理領土主權的歸屬及劃界問題的,是無管轄權的。

  她還指出,臺灣當局控制的太平島被裁定為“礁”,實在太荒唐。在民意壓力下,臺灣當局不應也不會接受這個結果。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表示,所謂仲裁無視眾多的歷史事實,是一個“糟糕的結果”。中國大陸關於南海的主張出現的比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還要早,它的存在是一個事實。而歷史上,早在1935年和1947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劃定相關界線時,外國也沒有反對。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教授高聖惕認為,本案仲裁庭管轄權就有很大問題,根本不應進入實體裁決,無權解決領土爭端。菲律賓把爭端送進“不對的場所”,仲裁庭則配合擴張管轄權,所謂裁決不能對中國的領土和劃界主張産生法律拘束力。(記者陳鍵興 章利新 李來房)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