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青年參觀南京國創園 聽專家講“創業經”

2016年07月11日 07:11:4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主任王子燁向海外臺灣留學生長三角研習營營員們介紹具有南京元素的創意設計精品。(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台灣網7月10日南京訊 (記者李傑)“瓦小當”糕點是六朝瓦當為原型設計製作的美食:“人面紋”紅豆糕、“獸面紋”相思抹茶糕;“城墻紙膠帶”圖案是明城墻以及古城門,上面寫著“南京城墻”“長得一米”;古跡文物為外形的“皂訪南京”,讓你“把南京帶回家”,此外還有與“六朝古都”有關的六朝時韻杯,“遇見牛首山”橡皮擦……這是昨日高級工藝美術師祝峻在為海外臺灣留學生長三角研習營作“大學生就業與創業”主題講座時候,介紹的文創産品,南京的文化創意,總是在不經意中帶出他獨特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7月9日,參加海外臺灣留學生長三角研習營的兩岸大學生來到南京創意設計中心,參訪國創園,與青年創業者交流,並傾聽了王子燁、祝峻兩位專家的專題講座。

  “南京是一座文藝的城市,南京的文創業者會讓你用有情懷的方式感受到她的魅力”,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主任王子燁向營員們介紹了南京創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帶領學生參觀了“南京設計廊”,這裡匯聚了具有南京元素的創意設計精品。

  瀚港(江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祝峻,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和文創專家,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的文創産業起步較早,這幾年大陸不斷進步,兩岸距離在縮小甚至已經不相上下。“我發現大陸人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別的地方要走十年的路,我們可能只需要四五年。”

  對於兩岸學生文創的建議,祝峻認為,大陸“手高”而臺灣“眼高”。臺灣學生到海外交流的機會很多,看的東西多了,自然開拓了眼界和格局;大陸學生技法十分高超,缺的可能是一種視野。祝峻建議,以後大陸學生應該多走出去,參加交流活動,他還認為中國文化十分重要,兩岸青年都應更多地學習和汲取傳承文化中的精華。

  研習營的主辦方江蘇省臺辦海外處的胡凱副處長介紹,創業和就業是大學生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所以研習營還將安排營員們參訪蘇州、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對話青年創業者,參觀高新技術企業,與在大陸就業臺胞交流等,希望為兩岸青年創業就業提供助力。

  第二屆“海外臺灣留學生長三角研習營”共有營員36人,包括20名臺灣在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留學的臺灣留學生,以及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的16名大陸學生,活動為期8天,為兩岸青年搭起一座相互了解、相互認同的溝通平臺。(完)

  兩岸大學生參觀了“南京設計廊”,這裡匯聚了具有南京元素的創意設計精品。(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兩岸大學生參觀了“南京設計廊”,這裡匯聚了具有南京元素的創意設計精品。(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主任王子燁向營員們介紹了南京創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瀚港(江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祝峻作“大學生就業與創業”主題講座。(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瀚港(江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祝峻介紹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創産品。(台灣網記者 李傑 攝)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