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當局為“誰掌海基會”發愁 兩岸政策是關鍵

2016年06月22日 09:1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蔡英文上任滿月,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的人事安排仍懸而未決。海基會是臺灣與大陸溝通的重要橋梁,蔡英文能否將此位置交給非民進黨人,來爭取兩岸對話的空間,外界對此十分關注。臺灣媒體日前紛紛猜測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等人被傳有望接掌海基會。

  “誰掌海基會,王金平上,宋楚瑜下?”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道稱,有關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各方猜測不斷。據了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是蔡英文屬意的人選,仍在等候王金平的回應。報道稱,王金平雖未曾出訪大陸,但長期擔任“立法院長”期間,接待過許多大陸來臺的重量級人士;他與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交好,也間接掌握大陸高層人脈。雖然他處理服貿及“太陽花”運動讓對岸頗有微詞,但相關單位評估,這應不構成王金平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障礙。

  臺灣《聯合晚報》21日報道説,王金平21日上午被問到是否將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他表示,現在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蔡英文沒有親自提過。至於蔡英文是否曾透過其他方式徵詢過他的意願?王金平説,很早以前曾有接觸,當時他僅回復對方,再看看兩岸情勢的發展。

  在21日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記者會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説,王金平要是接任董事長,就一定要辭掉“立委”一職,不可能海基會董事長再兼任民意代表,這是法律規範。現場記者追問,若是王金平接任,國民黨是否會停權處分,林德福説,黨有黨的規定,就根據黨的規定來要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李彥秀説,即便是王金平擔任海基會董事長,如果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還在模糊不清的階段,王金平也沒有辦法施展其善於溝通的特長。

  中時電子報21日報道稱,據了解,蔡英文一直屬意王金平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但面臨兩項關鍵因素,一是蔡英文能否在兩岸論述上退一步,否則不管誰出任都無法與大陸交流。二是王金平顧慮接任後,一旦辭掉“立委”或撤銷黨籍,會遭到國民黨清算。因此,公佈人選的時間點最有可能在8月。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一直是熱門人選。島內名嘴陳敏鳳月初爆料稱,蔡英文在就職前曾三度私下拜訪宋楚瑜,邀他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但當時宋楚瑜不敢貿然答應,不過經與大陸協商後,宋同意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並著手部署海基會人事。但臺“總統府”和親民黨對此予以否認。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21日稱,6月上旬,宋楚瑜曾入“總統府”與蔡英文會面,對政治議題交換意見。不過,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一旦定案,會向各界説明。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李鴻鈞21日表示,宋楚瑜與蔡英文多次見面,從未觸及海基會董事長人事。

  聯合新聞網稱,對於泛藍人士宋楚瑜可能出掌海基會,島內本土社團對這項人事傳聞強烈反彈,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蔡英文務必懸崖勒馬。臺灣《聯合報》分析稱,海基會在體制上是一個受委託的執行機構,但海基會董事長則是兩岸舞臺上能見度最高的角色。而宋楚瑜的名言是“自古英雄造時勢,豈有主角等燈光?”他是“造時勢”的人物,不像是“受委託”的角色。當燈光打向宋楚瑜,沒有人能用劇本綁住他。

  島內也有人力薦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聯合報》稱,18日,許信良在臉譜上宣佈辭去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此舉被解讀為可能接任新職,希望保持中立。許信良不久前被傳將接任“國安會”週邊、負責兩岸的“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也一直有人認為他是適合的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民進黨籍前桃園縣議員徐景文20日稱,出任海基會董事長,許信良絕對夠份量,他早在20年前就提出“大膽西進”,當初被民進黨罵,但許信良非常堅持,看出未來市場在中國大陸。另外,許信良經常往返兩岸,對大陸事務熟悉,處理兩岸關係會非常圓融。

  對於這些人選,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20日稱,選擇王金平,必定會讓北京不滿,“王金平絕對是北京的黑名單”。宋楚瑜來擔任,他對兩岸固然會有積極作為,但大陸若決定冷處理臺灣的話,越是積極,就越容易被修理。由許信良來接掌的話,北京可能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他認為,大陸若打定主意要和臺灣冷對抗,那無論是派誰去處理都很難有突破。

  臺灣《旺報》13日報道説,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12日出席海峽論壇開幕式後表示,兩岸交流的突破不在於海基會董事長本人,而在於背後請他出來的臺灣當局;他關心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會以什麼樣的政治底線與他交流,例如認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倘若沒有這個前提,誰當董事長都會比較難受,交往上也會比較困難。

  香港中評社20日稱,蔡英文想把海基會交給非民進黨人,爭取兩岸對話空間,但不論是交給宋楚瑜或王金平,蔡都不可能像陸委會那樣全盤控制,綠營怕海基會變成藍軍的“租界區”。海基會董事長人事是蔡英文執政後與“臺獨”基本教義派最重要的一次過招,“獨派”對蔡英文當局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穩定兩岸關係的最後機會”,臺灣《旺報》評論稱,海基會董事長的選任,可以説是在蔡英文已然有限的兩岸牌中一張最後、也最關鍵的政治信號牌。如果蔡英文好好運用,仍可以成為其有心讓兩岸促和止鬥的意志展現。至少,留下一顆日後有機會發芽的善意種子。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