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內蒙古南北“牽手”多域合作

2016年06月16日 08:35:00  來源:華龍網
字號:    

  【摘要】 (張瑋)“臺灣到呼和浩特,近2600公里的距離,卻阻隔不了這份‘遙遠’的海峽情。”  15日,內蒙古自治區貿促會官方發佈消息稱,“2016內蒙古臺灣名品博覽會”中,蒙臺雙方達成4.2億元人民幣貿易額。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15日電(張瑋)“臺灣到呼和浩特,近2600公里的距離,卻阻隔不了這份‘遙遠’的海峽情。”15日,內蒙古自治區貿促會官方發佈消息稱,“2016內蒙古臺灣名品博覽會”中,蒙臺雙方達成4.2億元人民幣貿易額。內蒙古貿促會展覽部部長衛紅説:“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兩地能有這樣的合作成果,著實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將為蒙臺雙方下一步加緊密切合作提供新機遇。”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臺灣與內蒙古就有文化交流。近幾年,兩地合作發展至各領域。內蒙古位於中國北部邊疆,毗鄰俄羅斯和蒙古國。臺灣則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南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內蒙古旅遊局局長魏國楠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內蒙古以草原、沙漠、冰雪為主要旅遊資源,臺灣則以多元化國際風貌和原住民傳統文化著名。兩地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成為互相吸引遊客的主要因素。”2012年起,蒙臺旅遊合作便進入“白熱化”:雙方共同打造“草原——寶島”雙向遊、開通赴臺旅遊專列和直飛航班等。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黃瑞榮告訴記者,隨著臺蒙兩地夏季旅遊合作的迅速發展,每到夏日直飛航班便“一票難求”。據了解,2015年,呼和浩特開啟赴臺個人自由行業務,全年內蒙古接待臺灣遊客近3萬人次,同比增長10.1%。除此之外,臺灣學者多次抵蒙參加當地的學術研討會,探討“蒙古族文化和生態文明”。“內蒙古文化周”走進臺灣,向寶島人民展示“草原精彩”;臺灣少數民族同胞參賽“中國第十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並在鄂爾多斯草原上展示臺灣極富民族特色的“排灣鞦韆”。臺灣貿易中心董事長梁國新在本屆博覽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內蒙古東煤西鐵、南糧北牧,蘊藏著無限資源。“我們期待臺灣與內蒙古優勢互補,互利雙贏。”記者了解到,2008年起,內蒙古與臺灣醫療機構達成在內蒙古西部邊遠農牧區設置醫療服務網路、在醫學領域進行交流與技術合作、開展兩地醫學院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等合作意向,一直延續至今。而內蒙古各地舉辦的“經貿洽談會”中也都能看到臺灣“小夥伴”的身影,同時還協調合作定期舉辦“臺灣紅珊瑚珠寶文化內蒙古交流博覽會”和“臺灣名品博覽會”。2014年,為期四天的首屆“臺灣名品博覽會”共促成蒙臺現場成交貿易額7.2億元人民幣。內蒙古貿促會會長劉廷山表示,如今蒙臺兩地交通便利,經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雙方的交流合作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完)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