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閉著眼也能上學 臺灣高考不緊張

2016年06月05日 09:22:0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再過兩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來臨了,考生和家長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與此同時,海峽對岸的臺灣考生是如何準備他們的“高考”呢?他們也與大陸考生一樣的緊張和期待嗎?是不是也是全家齊上陣、社會總動員、一切為考生讓路呢?

  “學測”是考生的第一次選擇

  嚴格意義上説,臺灣已經廢除與大陸類似的高考制度。那是因為臺灣教育部門為減輕學生壓力,在2002年取消了全島統一、一考定終身的“大學聯考”,改用了“多元入學”的方案。以“學測”和“指考”為主要依託,兼有“繁星計劃”、“推薦甄選入學”、“特別身份學生優待入學”等複雜手段,讓你想不上大學都難。

  “學測”是“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的簡稱,意思是各大學依據其自身的辦學特色、專業需要,先確立一個參加考試的門檻,它一般依據學生的平時成績和個人特長,再把符合這個標準的高中生集合到一起,參加統一的考試。

  這有點像大陸前幾年興起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是為在大學正式招生之前錄取的“提前批”。不過相比之下,臺灣通過“學測”進入大學的學生比例,要比大陸“自主招生”高得多,雖然名義上有參加的門檻,但對於排名中上的高中裏的學生來説,要不要去還是看自己的意願:即是否有理想的學校可供直接選擇,是否有優勢的學科可以優先錄取。

  為了避免學生之間因為0.1分的差距而競爭,學測採用“級分制”,雖被細分為75個不同級別,其基本精神已經等同於優、良、及格的等第制度,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考生的風險。

  “學測”的考試內容是課本的基礎知識,不做過度衍伸;題型基本全是選擇題,不會産生主觀題閱卷評分的偏差。這場給全臺最優秀學生設置的“自主招生”,從形式和內容上看起來,不過是大陸的“高中會考”而已。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