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專家:維持現狀能走多遠 對臺新當局要持續"聽言觀行"

2016年05月18日 08: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5月中旬的北京,天氣已經有了些許熱度,但在由中國記協舉辦的第14期港澳臺記者沙龍現場,專家記者們的討論更有熱度,話語激烈。

  “520”就要到了,臺灣地區新當選領導人蔡英文的就職演説中會不會承認“九二共識”?如果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兩岸關係會何去何從?針對這些問題,3位臺灣問題專家——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全國臺灣研究會原副秘書長楊立憲,同來自兩岸四地的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蔡英文繞不開“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是大陸的基本立場和底線,是否承認“九二共識”已被廣泛認為是檢驗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520”就職演説是否包含善意的核心指標。最新的情況是,有消息指出,蔡英文的講話不會談及“九二共識”,也不會表明接受“一中”,但她將從“憲政體制”的模糊版本推進到較清晰、有“一中”意涵的“中華民國憲法”。這樣的説法是否在大陸方面的容忍範圍內呢?

  “大陸方面在兩岸關係上能接受的底線就是‘九二共識’。”張冠華給出這樣的明確回答。他説,“九二共識”最大的貢獻就是求同存異,而提“中華民國憲法”,只是達到“異”的效果,並沒説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同”的意涵。民進黨擁有“臺獨”黨綱的背景,因此其任何模糊的表述都無法被大陸容忍,“九二共識”這個問題是蔡英文繞不開的。

  “臺灣主流民意和國際社會都希望兩岸關係能夠和平發展,但和平發展的基石就是‘九二共識’。蔡英文迫於形勢對其兩岸政策作出一些務實性的策略調整,但這種模糊的調整能走多遠?我們心裏是打問號的。”楊立憲分析稱,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和蔡英文所説的“維持現狀”明顯相矛盾,他們近期的“去國父像”、修改“公投法”等行為和發表的參加世衛大會聲明實際上都違背了“九二共識”,這不是“維持現狀”應有的態度。應付“520”講話很簡單,但重要的是要看“520”之後民進黨當局將做出哪些行動。“兩岸關係不只是一個‘520’講話,蔡英文未來4年任期內,我們都會聽其言、觀其行。”楊立憲説。

  李義虎更是早在幾天前就投書媒體,指出“‘九二共識’是蔡英文的必答題”。他認為,蔡英文最新出現的這種用詞上的變化值得注意,但更重要的是要把“520”講話和“公投法”、“課綱調整”、南海政策、關鍵位置的人事任命等事件聯繫起來,放在一起看,做動態的觀察。“九二共識”是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石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沒了,就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或將出現“冷和平、弱發展”的局面,甚至不排除發生動蕩和對抗的可能。

  修改“公投法”即單方面改變現狀

  幾天前,臺灣“公投法”修正草案初審通過的消息,挑動了兩岸的敏感神經。李義虎表示,修正草案將全臺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增列“領土變更案之復決”,增加了民進黨將一些政治議題和統“獨”議題法理化的可能性,因此這個話題非常值得關注。如果“公投法”的內容或條款威脅到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就是民進黨單方面改變現狀之舉。“這個信號是非常不友善的,甚至還有可能演進為‘法理臺獨’,違反《反分裂國家法》。”李義虎説。

  楊立憲指出,“公投法”和兩岸關係的定位聯繫非常緊密,怎麼看臺灣方面修改“公投法”,其實就是看臺當局怎麼定位兩岸關係。但不管民進黨出於什麼目的修改“公投法”,其意義都不大。如果民進黨只是想“維持現狀”,那就沒必要修改“公投法”,因為大陸不會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強迫推進兩岸統一。大陸的一貫政策是和平統一,政治協商時當然會徵求臺灣人民的同意;如果民進黨想搞“臺獨”,那麼修改“公投法”更沒有多大意義,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法理臺獨”是已經被陳水扁給證偽了的,繼續走這條老路只會給臺灣帶來災難。

  “民進黨一定要解除自己的心魔,如果總是把大陸當敵人,親美、親日,仇中、反中,兩岸關係怎麼會好呢?”楊立憲説。

  “新南向政策”恐不能如願

  在經濟上,蔡英文推出“新南向政策”,她在這其中有哪些目的?張冠華在沙龍上分享了他的見解。

  他認為,“新南向政策”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減少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二是拓展臺灣的國際空間,增加其與東南亞國家的實質性交流。蔡英文對“新南向政策”很重視,為此還計劃專門成立一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以提高決策和整合層級。那這個政策效果會怎樣呢?張冠華並不看好。

  “臺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向政策,最後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當然這次‘新南向政策’和過去不太一樣,大陸投資環境發生變化,有些臺商已經在往東南亞轉移。但蔡英文想通過南向轉移來擺脫臺灣經濟和大陸的聯繫,恐怕並不能如願。”張冠華介紹,很多轉移到東南亞的臺企中,不少管理人員來自大陸,採購的原材料也來自大陸,實際上聯繫依舊緊密。

  “如果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受到衝擊,未來大陸臺商可能會面臨更大挑戰。”張冠華説,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都強調“兩岸一家親”,大陸對臺商的大政方針不會變。但如果沒有“九二共識”作基礎,兩岸經濟協商的機制和平臺會受到很大的衝擊,一些制度化的合作可能“停擺”,針對臺商的優惠或開放措施可能會受制約。因此,下一步大陸臺商更應該積極融入“十三五”和“一帶一路”,和大陸企業加深合作,這樣才不至於失去更多機遇。張冠華建議説。

  (本報北京5月17日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