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新當選領導人就職演説引關注 國臺辦談維護九二共識

2016年05月12日 10:03: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臺灣新當選領導人“520”就職演説引關注 國臺辦談維護“九二共識”

  “當前兩岸關係正處在重要節點,球在臺灣新當政者手上,何去何從,人們拭目以待”。在昨天的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對兩岸關係、打擊跨境電信詐騙、兩岸航班運營等問題作出回應。

  球在臺灣新當政者手上

  有記者問:《人民日報》日前發表評論員文章《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這是否代表大陸官方的立場?如果臺灣新當選領導人在“520”就職演説中不承認“九二共識”,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哪些影響?

  馬曉光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已多次就兩岸關係重大問題表明瞭立場和態度。特別是就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極端重要性,以及兩種道路選擇可能帶來的兩種前景,作了系統的説明和論述。這體現了我們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誠願望。當前,兩岸關係正處在重要節點,球在臺灣新的當政者手上,何去何從,人們拭目以待。

  有記者問:如果臺灣新當選領導人在就職演説中不提“九二共識”,只承認“九二會談”,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馬曉光回答説,“九二共識”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也是構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維持現狀,當然應該接受這個基礎。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就可以交往,就可以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就能持續地向前發展。“我們的要求是合理的,因為我們沒有對臺灣新當選領導人提出超出2008年以來的新要求。”馬曉光表示。

  責任由改變現狀者承擔

  有記者問:據報道,美國國務院官員日前接受臺媒專訪時表示,兩岸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僵局或危機。她並認為,臺灣新當選領導人迄今“言行一致”,“做得很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表示,我們已經多次強調,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一段時間以來,誰在努力維護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誰在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改變兩岸現狀;誰在護路,誰在拆橋,相信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如果有些人連這點都看不清楚,甚至對後者進行鼓勵,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我們必須重申,如果兩岸導致僵局,或者出現危機,責任由改變現狀者承擔。”馬曉光説。

  不能只摘果子不拜樹頭

  有記者問,大陸以前總是説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但近來兩岸關係發生的連串事件,在臺灣方面引起波瀾。臺灣民意對大陸來講是否已不重要?未來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是否會把臺灣民眾跟民進黨當局分開看待,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馬曉光表示,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取得今天一系列成果,是跟“九二共識”分不開的。要維持現狀,首先要維護這一共同政治基礎,不能只摘果子,不拜樹頭。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對此應該能夠理解。“大陸方針政策中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政策內涵是顯而易見的,也是不需要置疑的。”馬曉光説。

  馬英九8年兩岸減摩擦

  在回答如何評價馬英九當局8年來推進兩岸交流等問題時,馬曉光表示,這8年來,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之上,兩岸關係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兩岸建立了政治互信,開展了良性互動,簽署了23項協議,推進了兩岸經濟合作以及一系列交流,而且減少了雙方在對外事務上的摩擦和內耗。這8年的兩岸關係得到了兩岸同胞的廣泛支援,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否認的,將寫入史冊。

  市場決定兩岸航班減少

  日前有臺灣交通事務有關部門證實,作為臺南唯一直飛大陸的固定航線,臺南-武漢航線在運營三年之後就停飛,今年以來也陸續有媒體報道關於兩岸航班每週都在減少的新聞。

  馬曉光指出,兩岸航班的具體運營、班次的多少,這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在兩岸的相關協議裏,它本身就是一種市場安排,所以大家應以平常心看待。

  “臺獨”推進“去中國化”

  有記者問,4月29日臺立法機構就民進黨民代提出的要求,臺教育部門撤銷微調課綱提案表決通過,對於民進黨現在急不可待地強撤微調課綱,發言人有什麼樣的看法。

  馬曉光表示,編撰教科書應該尊重歷史、尊重事實。“臺獨”分裂勢力試圖繼續在文化教育領域推進“去中國化”的分裂活動,用“臺獨”史觀來毒害臺灣青年一代,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連結。他們自以為播下的是所謂“龍種”,但收穫的只能是“跳蚤”。

  電信詐騙嫌犯家屬可探視

  目前,已有45名臺灣電信詐騙嫌犯被從肯亞遣返回大陸。

  馬曉光表示,有關部門已經收到了臺灣海基會發來的犯罪嫌疑人家屬的探視請求,將在符合有關規定的情況下,于5月15日以後接待家屬探視。

  北京晨報記者 韓娜

  ■名詞解釋

  “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的緣起是為兩岸協商尋求與奠定政治基礎。兩岸授權民間團體事務性協商開啟後,需要雙方為協商奠定明確的政治基礎。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舉行會談,會談後又通過數次函電往來,最終形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共識,後被稱為“九二共識”。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