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媒體:蔡英文不是要大陸“釋放善意”麼?來了

2016年05月08日 08:27: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世界衛生組織

  臺灣歷年收到世衛組織邀請函時間表

  書接前文。説曹操,曹操到。

  前天,島叔剛解讀完《人民日報》頭版評論員文章,事關兩岸的重量新聞又接連而至。這次不是喊話,而是開門,是實實在在讓島內民眾都有感的善意。

  根據最新消息,世界衛生組織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邀請臺灣方面以“中華臺北”名義、“觀察員”身份參加2016年世界衛生大會。臺灣自2009年至2015年均受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但這次,情勢大有不同。

  末班車?

  下週一就是世界衛生大會(WHA)網路報名截止日。據了解,WHA會議採用網路報名方式,會員國和觀察員收到的邀請函內有網路報名的賬號和密碼。只有通過賬號和密碼,才能報名成功。看看,這是典型的剛剛趕上末班車的節奏。

  據臺灣相關部門的資料,歷年收到WHA邀請函的時間,從3月到5月都有;最晚收到邀請函的時間是2009年5月1日。今年邀請函遲遲未到,破了歷屆最晚紀錄。

  臺灣方面一直把WHA看得很重。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之前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説:“臺灣到現在還沒有收到邀請函,這個議題恐怕是敏感中的敏感,可謂是重中之重”。為了一紙邀請函,中間一波三折,臺灣早就煎熬壞了。

  4月20日,臺灣媒體還言之鑿鑿報道説, WHA針對“觀察員”的邀請程式已經結束,“臺灣不會收到邀請了”。變故原因外界也早有預期,就是520之後認同“九二共識”的馬英九到點下車,尚未表態清楚的蔡英文上臺。臺灣今年不能入會的傳言,更像是針對大陸對臺政策風向標是否突變的一種揣度。為此,臺灣“外交部”和“衛福部”近日來成了“立委”質詢和媒體追問轟炸的重點對象。

  不敢打包票的相關部門,焦頭爛額之餘甚至做好了自費前去日內瓦場外旁聽的備案。所謂旁聽,待遇大不同,就是每天一大早派人去排隊領取旁聽證,無法進入一樓會場,典型的匆匆過客角色。反觀觀察員,就可在大會上發言,且有5分鐘主題演講時間。對於需要國際場合能見度和存在感的臺灣當局來説,這5分鐘秒秒都是寶。

  即將上任的蔡英文在不在乎?“準閣揆”林全特意在首波人事任命中,就宣佈林奏延“520”後擔任新“衛福部長”。外界推測,就是為他參加WHA留出足夠空檔。如今臺灣趕上了本屆大會報名時間點上的末班車。本屆大會會否也是臺灣即將告別 “觀察員”身份的“末班車”呢?鑰匙在即將上任的蔡英文和民進黨手裏。

  時間點

  今年WHA將於5月23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大會,與蔡英文520就職只差三天。這個時間點橫跨島內政權交接,加上事涉臺灣“國際空間”議題,敏感度疊加,大陸完全可以保守處理,建議世衛組織停發一年邀請函,“觀其行”後再決定是否放行。這也是島內不少人揣度大陸會採取的行動方向。

  事實上,大陸還是拿出了足夠的善意。

  儘管新當局第一時間宣佈林奏延任“衛福部長”,但有趣的是,據臺媒透露,邀請函上頭收件人姓名為現任“衛福部長”蔣丙煌。透過細節分析可見,大陸認同的還是這屆臺灣當局的作為。因為馬英九明確表示,兩岸就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達成一致意見,是臺灣2009年後能夠參加WHA的主因。大陸涉臺官員説的更明白,舉凡國際組織的章規很清楚,無一例外都是一個中國原則,臺灣承認“九二共識”,就可用“中華臺北”彈性處理,沒有“九二共識”,自然沒有彈性的空間。

  可以説世衛組織的邀請函,帶著“合情合理安排”的印記,是馬英九時代和平紅利的延伸。認為大陸鐵定不同意發放邀請函,所以馬當局8年“傾中”換來的只是“打臉”送行,此種謬論可以休矣。

  馬英九多次公開勸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無奈“有心對明月,明月照溝渠”。蔡英文雖然軟化了兩岸表述,但就是不在核心問題上去跟大陸對接。所以,這次世衛組織最後一刻又伸出手來,一方面讓大陸要給蔡英文“下馬威”的流言落空,另一方面也是出了一道判別涇渭的選擇題。如果説“九二共識”的概念還相對抽象,讓蔡英文等有玩文字遊戲的空間,那麼一紙邀請函就讓它無比形象起來,樹立了一個“一家人不説兩家話”的事例和典型。

  反之,如果自認是兩家人,怎進一家門?更深一步説,邀請函既不會給新當局臉上貼金,更不能給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解套。

  好了,輪到“維持現狀説”拿出誠意來了。

  國際空間

  臺灣謀求所謂的國際空間是個敏感話題。客觀上,當局一直存在向臺灣民意交代的壓力。但有個迷思要不得,就是老扯外界虎皮做島內大旗,自揮自舞自爽自嗨。大陸有《中國日報》,臺灣有《中國時報》,蔡英文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昨兒島叔一激動張冠李戴成了《聯合報》,特地更正一下)並不代表她已經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同理,世界衛生組織是國際場合,APEC年會也是國際場合,臺灣手拿邀請函或確認民間身份才獲准參加,並不能夠向外界證明臺灣是獨立於大陸的政治實體。

  即使這樣,島內也不是不想招兒,甚至想撇開大陸單幹。比如近年來,臺灣多次嘗試與國際刑警組織建立管道,但都敲門無果。臺灣“駐法代表”呂慶龍親自去總部里昂拜訪,卻只能參觀圖書館,連訪客資料都沒有登記。聯繫這個面對“鋼板一塊”的背景,再回味馬英九關於“九二共識”是基礎的話,就更覺得意味深長了。

  而新當局在此問題上一直比較心虛,因為比起“前朝”來,尚未選對鑰匙開對鎖,連和平紅利的入場券都還沒有拿到。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6日夜間應詢時解釋的很清楚,如果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類似世衛大會的合情合理安排將難以為繼。島內輿論也擔憂,臺灣的“國際空間”會越來越窄。因為大陸方面有充分能力縮小臺灣已很狹窄的“邦交國”名單,也有能力讓臺灣未來參加國際組織活動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島內私下應對的小動作還是有的。比如美國參議院近日通過法案,支援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加入國際刑警組織。在今年WHA邀請函的焦急等待中,媒體透露島內有關部門也曾寄望于美歐“友人”的説項。

  然並卵。國際空間事關主權,不要天天巴望著美日歐的哪塊雲彩會下雨。臺灣頭頂只有一個天,那就是“兩岸一中”。沒有中國大陸的善意和默認,再跟外人眉來眼去,在國際上也搞不出什麼名堂。大陸給出善意,也得有條件,那就是獲取民意的支援。大陸和兩岸民意的最大公約數,自然非“九二共識”莫屬。從大陸角度,如果放水給出了善意,反過來被民進黨拿來在國際場合彰顯其追求“獨立實體”的意涵,又如何向13億民眾交代、收場?

  邀請函是答題卷,是風向標,也是敲門磚。以此開始,臺灣能否繼續參加9月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以及11月APEC秘魯年會?島內媒體表示,都仍存有相當變數,“一仗接著一仗”,是蔡英文面臨的考驗。承認“九二共識”,本可一馬平川。如果試圖繼續以拖待變,既要馬兒不吃早,還要馬兒跑得快,斷斷不是明智之舉。不信?想想前不久的事——大陸與甘比亞復交、肯亞和馬來西亞的臺灣詐騙嫌犯被押送大陸、臺灣代表參與比利時國際鋼鐵會議被拒……

  文/東魯虬髯客

  編輯/公子無忌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