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媒:WHA只是一個風向標 大陸借此向蔡英文釋放訊號

2016年05月04日 08:3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方面一直把WHA看得很重。據臺媒報道,蔡英文的“準閣揆”林全特意在首波人事任命中宣佈林奏延“520”後擔任“衛福部長”,就是為了便於他參加WHA。馬英九日前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説:“臺灣到現在還沒有收到邀請函,這個議題恐怕是敏感中的敏感,可謂是重中之重”。他還表示,臺灣2008年以前連續多年都沒有辦法參加WHA,2009年能夠參加,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臺灣與大陸就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達成一致意見。

  “大陸不是打臉馬英九,是對蔡英文釋放訊號!”臺灣《旺報》評論稱,去年“習馬會”與今年臺灣“大選”以後的兩岸關係,真像是一場火與冰的對比,換場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大陸與甘比亞復交、肯亞的臺灣詐欺嫌犯被強行送押大陸、臺灣代表參與比利時國際鋼鐵會議被拒、臺北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WHA的邀請函、大陸觀光客開始減少……兩岸關係已經不是一葉知秋,而是即將進入凜冽的寒冬。文章稱,民進黨認為北京對馬英九政府8年的“傾中”沒有送上任何賀禮,反而以“打臉”送行。國民黨認為這是因為北京已經預期到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而用“敬酒不吃吃罰酒”的預防性警告措施來為民進黨迎新。

  島內輿論還擔憂,WHA只是一個風向標,若蔡英文處理不好兩岸關係,臺灣的“國際空間”會越來越窄。《聯合報》稱,臺灣能否繼續參加9月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以及11月APEC秘魯年會,我方代表層級會否受到北京“政治力干擾”,目前來看,都仍存有相當變數。“一仗接著一仗”,是蔡英文眼前的險峻局勢。如何既能維持和緩的兩岸關係,又能爭取“國際空間”,考驗蔡英文能否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及智慧。

  一些綠營人士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或者寧願“有所犧牲”也不打算放棄“臺獨”立場。臺灣“準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3日就未收到WHA邀請函一事稱:“我們相信並且主張,臺灣在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參與,必須是有意義、全面性、有尊嚴地參與,臺灣人民健康與充分參與國際的權利不應該受到任何理由的剝奪。”“值得為WHA邀請函承認‘九二共識’嗎?”綠營媒體《自由時報》以此為題刊發的一篇文章鼓動稱,馬英九驕傲的所謂“國共合作的臺灣WHA參與”,意義其實是“打壓臺灣主權與尊嚴”。新政府有沒有必要為參與WHA而參與,並不惜承認“九二共識”。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胡又中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勇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