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十三五”閩臺農業合作穩步開局

2016年04月26日 08: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4月春雨紛飛,位於福建莆田市仙遊縣鍾山鎮的仙遊臺灣農民創業園內,臺灣牛樟芝培育基地總經理張玲惠正在為從臺灣引進的牛樟樹幼苗漚肥;經歷兩年的精心培育,上百畝的牛樟樹已有半人高。

  “牛樟芝是臺灣特有藥用菇類,一棵樹苗10年投入約1.2萬新台幣,長出牛樟芝後可升值到150萬新台幣,經濟效益顯著。”張玲惠25日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由兩岸臺農共同組建的牛樟芝産銷專業合作社,已吸引了20多家臺商臺企抱團投資,計劃在此打造上萬畝牛樟芝人工培育基地。

  福建2006年在大陸率先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迄今已有漳州漳浦、漳平永福、莆田仙遊、三明清流、福州福清、泉州惠安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大陸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最多的省份。

  包括仙遊臺灣農民創業園牛樟芝一體化示範基地在內,福建正在力推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蘭花産業園二期、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國蘭良種繁育中心等10個現代農業項目建設,今年一季度已經完成投資1.2億元人民幣,佔年度計劃21%。

  據福建省農業廳披露,一季度福建臺灣農民創業園引進臺資農業項目5個,合同利用臺資1700萬美元。至此,福建累計已有542家臺資農業企業入園創業,引進臺資9.7億美元,臺農創業園繼續成為閩臺農業合作的聚集地和示範區。

  在臺農創業園的帶動下,“十三五”閩臺農業合作穩步開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福建新批農業臺資項目15個,合同利用臺資3500萬美元,實際到資2100萬美元,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2561個,合同利用臺資36.6億美元,實際到資20.4億美元,農業利用臺資的數量和規模繼續居於大陸首位。

  同時,閩臺農産品貿易第一季度突破3.7億美元,同比增4%左右,廈門繼續保持大陸引進臺灣水果最大口岸的地位。

  如今,得益於在大陸率先建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臺灣農産品物流中心、啟動零關稅進口臺灣農産品等先行先試的特殊政策,閩臺緊密型農業産業合作關係正在形成。(林春茵 劉文標)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