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智慧製造”為兩岸合作帶來新機遇

2016年04月14日 10:0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在12日開幕的2016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二十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上,來自全球的近百家著名自動化廠商攜帶最前沿的産品參展。“智慧製造”在成為展會熱點的同時,也為兩岸産業合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兩岸産業合作的高端平臺,工博會吸引了來自臺灣的友佳、協鴻、東臺精機、瀧澤、東剛等知名廠家,其産品集中展現當前工業機械發展新趨勢和熱點。

  臺灣氣立公司協理尤文瑞介紹説,公司生産機械夾爪、精密調壓閥、平面回轉臺等多個産品。隨著大陸産業轉型升級,公司在大陸不斷加大投資。

  “我們的産品在工業自動化方面屬於必備品,工業産品自動化程度越高,對我們産品的需求就越大。大陸正在進行産業轉型升級,這對我們是非常好的機遇。”尤文瑞説,自己所在的公司也從之前的兩年參加一次工博會變成連續三年參展。

  參展商廈門山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陳章介紹,公司主要是做材料、印刷自動化裝置的,已連續多年參會。“希望通過展示我們的自動化設備,一方面向臺灣客商展示我們産品的自動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借機尋求合作。”他説。

  隨著傳統産業問題凸顯,調整生産方式勢在必行,而智慧製造將是未來製造業發展的趨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認為,兩岸産業互補性很強,具有良好的深度合作前景。

  “大陸的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尤其是近年來總體規模大幅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而臺灣在精密加工機械等多個方面具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和較強的競爭力。”王瑞祥説,“海峽兩岸的貿易規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轉型升級與智慧製造潛藏著巨大的商機,這為雙方下一步的深度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臺灣工業協進會理事李煌寶表示,在大陸和臺灣當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以機電行業為抓手,對於促進兩岸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形勢帶來的新變化、新挑戰,攜手合作、共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智慧製造與産能合作是新時期工業發展的突出主題,兩岸都需要大力培育創新意識,加強企業間合作,分享産業創新發展經驗,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從而探索出一條互利共贏的道路。”李煌寶説。(記者 付敏、陳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