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司法互助成效顯著

2016年03月29日 08:0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據《大公報》報道,臺“法務部長”羅瑩雪28日上午率領一級主管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展開5天4夜參訪行程,將拜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並於國家檢察官學院、華東大學發表演説,是臺灣首位以公務身份登陸訪問的“法務部長”,將有助進一步加強兩岸司法互助,共同打擊兩岸犯罪活動,為兩岸同胞建構更加安全和平的社會環境。兩岸交流並不只是經濟合作,改善治安、打擊犯罪,保障民眾生命財産安全,也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合作內容。

  自上世紀80年代兩岸民間開始交往以來,兩岸司法互助從無到有,從個案合作走向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合作範圍逐步擴大,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合作成效不斷顯現。1990年9月兩岸分別授權雙方紅十字組織于金門簽署了關於遣返私渡者和刑事犯罪嫌疑人的“金門協議”。但該協議只是有關遣返刑事犯的單項協議,不包括經濟犯,而且實施遣返作業時須通過民間機構,兩岸司法部門本身並沒有建立直接聯繫。這使兩岸在聯合打擊犯罪過程中取證難、執行難、公證程式繁複、兩岸警方難以聯合行動等問題懸而未決。直至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上臺後,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兩岸兩會于2009年4月在南京簽署了《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司法互助實現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按照協議,兩岸同意在打擊電信和網路欺詐、走私毒品和偽鈔等犯罪方面共同合作,分享資訊,協調通緝行動,協助遣返嫌疑人等工作。這六年來兩岸司法互助成果纍纍。據統計,兩岸警方合計破獲100多起案件,逮捕嫌疑人近6000人。尤其涉及兩岸的電話詐騙案大幅減少六成。此外,一些重大刑事案也在兩岸警方的合作下迅速破案。2013年4月島內高鐵發生首起放置炸彈案,嫌犯作案後立即逃往大陸,但隔天即在大陸落網,被押解回臺。兩岸司法互助效率之高獲得島內輿論高度好評。

  跨地犯罪已成常態,但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協議讓兩岸很多罪犯沒有遁逃空間。正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兩岸相關部門建立的有效合作機制使犯罪分子無法逍遙法外。據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兩岸司法合作成功率高達81%。

  兩岸司法交流碩果纍纍,但這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基石之上的兩岸和平紅利。倘若兩岸失去了“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那兩岸交流成果難以為繼。兩岸交流涉及的範圍方方面面,除了經貿往來、經濟投資,還包括司法互助、食品安全、氣象合作、航空安全、醫藥衛生、避免雙重課稅、核電安全等涉及民生福祉的領域。期待即將上臺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以民眾福祉為先,正面回應“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讓兩岸關係保持和平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