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青年:兩岸交流中的善意應是雙向的

2016年03月23日 08: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多位臺灣青年22日在北京表示,兩岸交流是雙向的,善意也應是雙向的。即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應向大陸展現善意,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關注在臺陸生、陸配的權益。

  民革中央當天舉辦“臺青看兩會:第七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邀請近20名在京求學、生活和工作的臺灣青年,就大陸臺胞關注的各項議題進行交流。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裕慶指出,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兩會期間再次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中。蔡英文在要求大陸給予更多善意的同時,應反省自己是否清楚地説出兩岸同屬一中,或者提出讓大陸滿意的表述。

  “善意不是單向的,而應是雙向的。”王裕慶説,臺灣民眾經常講同理心,在大陸照顧臺生的同時,蔡英文也應該有同理心,關注在臺陸生和大陸配偶的權益。

  財新傳媒公共政策欄目編輯徐和謙認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大陸對臺方針政策不會改變,表明大陸對臺惠民措施不會因臺灣政局的變化而中斷,“給臺胞吃了定心丸”。

  徐和謙指出,民進黨上臺後,兩岸官方的互動可能需要重新摸底、重構互信。在此過程中,兩岸民間交流要扮演更重要作用。他説,臺灣有些媒體對大陸的報道常以偏概全,把大陸極小數人的偏激語言上升為全體民眾對臺灣的看法,導致許多臺灣民眾對大陸存在誤讀和誤判。作為相對了解大陸的群體,在陸學習和工作過的臺灣青年返臺後,要更多地向鄉親朋友説明大陸的真實情況,不要讓誤解擴大。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生高崇軒認為,不管兩岸民眾的觀唸有何差異,兩岸交流要加深,要通過善意增進彼此的理解和包容。“相信兩岸因歷史原因造成的誤會,在我們這一代可以彌平。”

  多位與會者還就臺灣青年“登陸”就業、創業表現出濃厚興趣。民革中央常委、聯絡部部長李藹君透露,民革中央目前正在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大聯盟的平臺,未來計劃依託網站、手機APP等載體,為兩岸青年在大陸創業提供資訊等服務,讓更多兩岸青年受益。(陳小願 楊程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