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蔡英文含糊回應中岡復交 島內擔憂引發“外交雪崩”

2016年03月19日 09:2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8日上午,蔡英文就甘比亞事件發表三點聲明,但本人沒有出面,由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轉述。臺灣《聯合報》報道稱,三點聲明分別為:區域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的健全發展,是兩岸共同的責任,兩岸間在國際上的針對性競爭無益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民進黨的對外政策很清楚,就是與各國間維持和平、穩定與繁榮;“外交”沒有藍綠,需要團結維護“國際空間”。報道稱,對於大陸與甘比亞復交,是不是對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新政府的下馬威,阮昭雄聲稱“此舉是針對臺灣的國際空間,不是對單一個人”。《中國時報》報道説,回應大陸與甘比亞復交,蔡英文稱希望這不是針對性的行為,該報還特意刊登了一張蔡英文兩手抓撓頭髮的資料圖片。

  “孤兒外交”“雪崩式斷交”“多米諾骨牌倒下”,島內媒體和分析人士昨天提出許多“中岡復交”後臺灣面臨的可能性,巴拿馬、尼加拉瓜、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多個“邦交國”被認為可能走失,《中國時報》稱,“只要大陸招招手,這些國家就會趨之若鶩地和大陸建交”。民進黨努力將炮火對準馬英九政府,島內更多的人認為,應該領會警告信號的是蔡英文。

  臺灣多家媒體18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臺灣的22個“邦交國”中,西非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已經正在向大陸示好。《聯合報》稱,瓜地馬拉、尼加拉瓜等中美洲五國恐倒戈,非洲三國拉警報。報道援引一名學者的話説,已有5個臺灣“邦交國”排隊等著與大陸建交,若不是因為大陸與馬政府有互信基礎,這些“邦交國”早就倒戈。“如今政黨輪替,兩岸的互信基礎已不存在,民進黨執政後,未來不僅面臨斷交潮,臺灣在國際組織參與空間也將被進一步壓縮”。《中國時報》18日援引北京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的話説,去年3月初他到哥倫比亞參加一個國際會議,與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會談40分鐘,“他説他們緊盯著臺灣選舉,蔡英文上臺,馬上(跟大陸)建交”,巴拿馬總統甚至請金燦榮將這些話帶回北京。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