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蔡英文孤兒外交時代來臨? “甘比亞模式”恐將被複製

2016年03月19日 09:2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蔡英文孤兒外交時代來臨?”18日,島內的三立新聞網以此為題報道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的一番評論。羅智強聲稱對“中岡復交”不意外,因為早在臺灣此次選舉前,已有不少人預言蔡英文當選就是“雪崩式斷交”的開始。羅智強認為,“中岡復交”象徵“外交休兵”的第一張骨牌正式傾倒,等於正面鼓勵臺灣“邦交國”採取甘比亞“先斷交、再建交”的模式,暗示“比照辦理”。同一天,臺“行政院長”張善政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對“甘比亞模式”憂心忡忡。

  臺灣多家媒體18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臺灣的22個“邦交國”中,西非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已經正在向大陸示好。《聯合報》稱,瓜地馬拉、尼加拉瓜等中美洲五國恐倒戈,非洲三國拉警報。報道援引一名學者的話説,已有5個臺灣“邦交國”排隊等著與大陸建交,若不是因為大陸與馬政府有互信基礎,這些“邦交國”早就倒戈。“如今政黨輪替,兩岸的互信基礎已不存在,民進黨執政後,未來不僅面臨斷交潮,臺灣在國際組織參與空間也將被進一步壓縮”。《中國時報》18日援引北京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的話説,去年3月初他到哥倫比亞參加一個國際會議,與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會談40分鐘,“他説他們緊盯著臺灣選舉,蔡英文上臺,馬上(跟大陸)建交”,巴拿馬總統甚至請金燦榮將這些話帶回北京。

  《中國時報》18日題為“北京精準施壓,隱含期待”的報道稱,大陸選擇和甘比亞建交,而非其他國家,甘比亞早在2013年11月就徑自宣佈和臺北“斷交”,而一直期待北京關愛的眼神,但北京基於和臺北在兩岸政策上所謂“外交休兵”的默契,現在才和它建交,那當然是給臺北未來政權的一種警訊。但在某種情況下,也是一種期待,北京當然希望這種警訊能夠使得蔡英文在兩岸之間的思考更完備些,進而能在她的就職講演中,更向中間靠攏,如此則可以避免而後更大的兩岸正面衝撞。這恐怕才是真正用意。文章稱,蔡英文和民進黨應該很清楚,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警訊,北京等於是給若干希望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臺灣“邦交國”開了半扇希望之門。臺灣前“國防部長”林中斌稱,這是介於“毫無動作”與“搶邦交國”間的“溫柔的暗示”,是軟性的、提醒蔡英文的預防措施。

  民進黨一如既往將炮火對準馬英九政府。“立委”羅致政聲稱,甘比亞與大陸建交等於“打臉馬英九政府”,而不是對未來的蔡英文政府施壓。據東森新聞報道,民進黨“立委”蘇震清18日在“立法院”痛批馬英九“外交休兵”是錯誤政策,“讓優秀的外交團隊無法發揮、荒廢8年”。“行政院長”張善政打斷蘇震清,強調馬政府是“活路外交”,且不同意蘇震清的説法,怒嗆“520之後你們(民進黨)大可以去發揮”。

  “此情成追憶。”對甘比亞走掉,《中國時報》18日的報道流露著一股惆悵,報道特意刊登了甘比亞領導人當年和馬英九一起做俯臥撐的照片。同日,多家島內媒體報道稱,甘比亞經濟蕭條、國庫空虛,今年1月公務員只發了半個月薪水,醫院沒有藥品,水電公司也破産,急需外來援助。

  18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甘比亞方面表達復交願望時,沒有提出任何前提條件,甘比亞領導人表示,與中國復交才符合岡人民利益,為此作出了這一正確決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