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媒:兩岸關係政治定位答案何在 520前打開九二共識繩結

2016年03月19日 09:1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兩岸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是他上任後多年推動策略達成效果,沒有策略,結果不可能發生,千萬不要視為當然。”這段話來自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報道,其根據是馬英九去年7月美洲之行期間對兩岸關係的談話。馬英九當時表示,“因為抓到了問題的核心,成功達到兩岸和平繁榮目的”。毫無疑問,這個“核心”就是“九二共識”。

  馬英九今年5月任滿,與8年前陳水扁在臺上時,兩岸關係有何不同?馬英九去年5月在任職滿7年時曾這樣概括:兩岸已簽署21項協議,達成2項共識;來臺就讀陸生人數,也從我上任前的823人,增加到現在3.2萬多人,增長約40倍。兩岸之間的交流,不是只有經貿往來,更有教育、文化與社會的互動,為兩岸永續和平奠定基礎。

  “民進黨對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百般指責,事實上蔡英文可以接手的是一個很好的兩岸關係平臺。”臺灣淡江大學學者陳一新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他認為,目前兩岸雖然還有小的爭執、在某些領域進一步推進面臨壓力,但兩岸不衝突,保持和平,可以溝通、對話、交流、合作,累積發展。這種關係對兩岸都有利,對臺灣在全球多邊場合也大有益處,臺灣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經濟協議離不開大陸的支援,“如果這種信任關係被摧毀,要重建其難度不可想像。而如果與大陸交惡,蔡英文不可能把臺灣經濟搞好”。

  “兩岸關係政治定位的答案何在?”18日,臺灣《中央日報》再一次提出這一問題。《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説,蔡英文的兩岸論述似乎尚未定案。有人説要等著看她520就職演説怎麼説,其實,更重要的是要看她于520前在綠營內部如何折衝。到了520演説,一翻兩瞪眼,已失騰挪轉圜的空間。文章認為,1月21日,蔡英文通過媒體表達了“九二歷史事實/推動兩岸關係”的新觀點,承認“1992年兩會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美國方面有人甚至認為,“(蔡英文)這些説法已包括了許多九二共識的元素,足讓北京找到雙方可以互動的空間”。報道稱,北京雖覺得蔡英文已有調整,但認為尚未到位。經過一個多月相對平緩的過程,3月兩會揭幕,“堅持九二共識/堅決遏制臺獨”鋪天蓋地。文章稱,所以,不能等到520。蔡英文必須在520以前尋求一個節點,把情勢搞定。4月9日的臨全會也許是一個時機,民進黨雖已宣稱“只處理黨章/不處理黨綱”,但這仍是一個宣示兩岸政策的時機。如能借此場合將“九二共識”的繩結打開,或許就不會使520演説承受太大的壓力。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