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是命運共同體 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正在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們表示,習總書記講到,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應該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承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邁上新臺階,是海峽兩岸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責任。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高美琴説,“談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于水,總書記突出‘融合’概念,讓人感受到耐心、信心和誠意。”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兆安説,習總書記講話多處提到了“共同”,包括“共同維護”“共同努力”“攜起手來同心幹”等,拉近了兩岸同胞心靈距離。
全國人大代表、東華大學經濟發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表示,習總書記的講話清晰闡明瞭大陸的原則和立場,同時從經濟、文化各領域交流的層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顯示出大陸方面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胸有成竹,也體現了對臺灣同胞的真誠關懷。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孔令智説,習總書記的講話指出要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很多臺胞家庭,曾因為兩岸隔絕,飽嘗骨肉分離、不通音訊的悲劇,也留下刻骨銘心的傷痛和無法彌補的遺憾。因此,我們堅決不願意看到歷史悲劇重演,熱切期盼兩岸早日實現統一。”
“兩岸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感情流淌在我們的血脈裏。”全國人大代表樊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臺灣探望年逾九旬的伯母。她説,老人家喜歡唱當年的抗戰歌曲,“一唱起來就感覺心情開朗、精神振奮”。樊蕓説,兩岸同胞應該共同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的未來。
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陳軍説,身為臺胞,聽到習總書記的講話感覺很親切、很溫暖,也很踏實,相信島內鄉親也會有相同的感受,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雲南省主委陳俊驄説,2008年以來,大陸方面在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工作上,付出很多心血,兩岸關係擺脫緊張動蕩、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臺海呈現安定祥和局面。 “連續不斷出臺的惠臺政策措施,體現了大陸方面以增進臺灣同胞福祉作為對臺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為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著想的誠心誠意。”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説:“習總書記選擇在上海代表團發表講話有深意,上海及周邊地區,例如昆山、蘇州等地,臺商及親屬分佈十分集中,約有100多萬。對於臺灣同胞尤其是臺商來説,吃到了這顆‘定心丸’,就能更加安心在大陸經商、求學、置業。”
“臺灣政局近期發生一些變化。我們在與臺商接觸中,感覺到臺商還是有所擔心。”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南京市委主委胡有清説,習總書記今天的講話有助於消除他們的顧慮,相信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仍會向前推進,共同建設美好未來。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省委主委鄭建閩説,他希望福建能借由自貿試驗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推出對臺體制機制創新舉措,深化閩臺互動和兩岸經貿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認為,臺灣青年應該從習近平講話中理解到,大陸是一個體量很大的經濟體,兩岸的共同命運掌握在兩岸青年手裏。“我們歡迎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看看、體驗交流,了解大陸人民生活,或尋找工作、生活的機會。”
全國政協委員殷永祥所在的江蘇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臺資企業,他説,習近平總書記表明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臺商非常歡欣鼓舞,“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命運與共,我們強烈期待臺灣方面為兩岸發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生産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宋永忠説,“青年是中國的未來。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年輕人來江蘇看看,實地體驗祖國的發展與進步,增加對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認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