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記者:人大政協兩場發佈會均未涉兩岸關係 不尋常

2016年03月04日 15:4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很罕見!以前至少會點一家臺媒來回答兩岸關係。”在3月4日人大首場發佈會結束後,一家臺灣媒體記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今年兩會政協和人大的首場發佈會已經先後進行,但兩場發佈會中沒有涉及兩岸關係問題,也沒有臺灣媒體提問機會。

  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開始之前,《環球時報》記者碰到一位好久不見的臺灣記者,打過招呼後,他匆匆忙忙地重返會場,説來的很早佔了座位,要爭取提問機會。

  此前,3月2日召開的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舉行,當時沒有臺灣記者得到提問機會。按照此前慣例兩場發佈會至少有一場會涉及兩岸關係,臺灣記者認為人大新聞發佈會上應該會有一個提問機會。

  但是一直到發佈會結束,臺灣記者都沒等到這個機會。

  會議結束後,數家臺灣媒體都在討論這個現象。一位要求匿名的臺灣記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很罕見!以前至少點一家臺媒,或是有一個回答兩岸關係的問題。”這位記者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公開場合,把大陸的立場講清楚,“就算是再重申一次都好。現在會讓人有些擔心未來兩岸關係不樂觀。”

  在被問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時,這位記者分析,估計在蔡英文520就職前,兩岸關係依處於敏感期。另一位駐北京的臺灣記者也表示了相同觀點,一切都要等到蔡英文520就職後。

  東森電視臺駐京資深記者楊釗認為,這種微妙的細節還展示了現在兩岸關係處於冷淡期。這位常駐北京的臺灣記者回憶,2009年到2012年是兩岸關係最熱絡的時期,兩岸關係的問題在發佈會上都會有一席之地。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中,提到涉臺部分的內容。和前兩年的工作報告內容略微有所不同。俞正聲主席用了99個字來談論這部分內容,往年只用60余字。

  俞正聲在2016年主要任務中提及臺灣部分的內容表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繼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發展與臺灣有關社會組織和團體的聯繫交往,促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合作,開展面向臺灣青少年的體驗式交流,針對在大陸就讀臺灣學生的就業情況開展調查研究。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昨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俞正聲在兩會期間的涉臺講話,從功能上是對內統一思想,對臺對外是大陸高層領導公開宣示大陸對臺政策方針。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將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對臺內容,這也是外界解讀兩岸關係的一個風向標。

  此外,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會在兩會期間參加小組會議時發表觀點闡述兩岸關係。比如,2015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對於妄圖破壞兩岸關係乃至分裂祖國的人和事,習總書記表示,“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