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2016兩會,港臺同胞期待啥?

2016年03月02日 15:3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兩會吸引著全國包括臺港澳同胞的目光。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港臺同胞對於兩岸三地在“十三五”時期將怎樣發展保持關注,也期待著他們所關心的議題能在兩會上得到解決。

  如何搭乘大陸發展的快車

  國家即將邁入“十三五”新局,香港同胞尤為關切新五年規劃中的“香港願景”。去年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支援香港繼續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和“一帶一路”的建設,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香港代表、委員希望在此次兩會上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謀劃國家發展,併為香港克難前行找到新的“支點”。

  “香港有能力也有需要搭上‘十三五’快車,發揮區位優勢、激發經濟動力。國家改革開放的‘大蛋糕’,香港不可錯過。”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陳勇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分析,未來五年,國家發展將給香港提供無限機遇,特別在開放、創新、金融改革三大方面,香港將會大大受益。“十三五”期間還需要特區政府有所作為,儘快調整香港産業結構,更緊密地與內地合作。同時,香港應儘快摒除過去發展中遇到的政治阻礙。

  臺灣“中經院”大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為,“十三五”規劃能給臺灣帶來許多發展機遇,比如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建立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的體制”。大陸的電子商務比臺灣領先很多,擁有更多政策彈性,兩岸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的合作機制非常重要。

  參與今年兩會的澳門代表、委員則主要著眼于如何使特區回歸16年來首次發佈的 “五年發展規劃”更好地對接國家發展的大戰略,更好地在“十三五”規劃的大格局中定位特區的前景方向,以及如何推進發揮澳門“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臺”的橋梁作用,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凸顯特殊功能。

  兩岸關係發展再開新局

  1月份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使島內政權發生輪替,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致使兩岸關係陷入不確定情境中。全國兩會作為大政方針“風向標”,會期中大陸方面針對對臺工作將會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備受各方關注。

  臺灣《旺報》日前發表評論指出,“這次兩會將討論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會對臺灣經濟發展、臺商發展産生重要影響。我們期盼,這次兩會能再度確認兩岸和平發展路線,為未來兩岸關係開出好局。”

  此外,上會的臺灣省籍人大代表和臺盟、臺聯界別政協委員還將聚焦涉及兩岸經濟、社會、文化往來等諸多領域的議題,例如怎樣通過深化互利雙贏合作,提振經濟發展動能,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進而助益改善民生等等。

  加快港臺青年融入“雙創”熱潮

  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方興未艾,廣闊的大陸蘊藏著無限商機和活力,給港臺青年到大陸創新創業、實現個人夢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加之近幾年,中央和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和鼓勵港臺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的政策措施。因此,在此次兩會上,怎樣採取積極有效舉措,促進兩岸三地青年交流合作,鼓勵、支援港臺年輕一代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等議題也成為關注的熱點。

  香港80後青年黃鴻科在內地發展近五年,是北上的創客代表。他説:“內地的前海開發、創新創業對香港年輕人都是特別難得的機遇,有許多發展空間,尤其是前海創業園的那些優惠政策是對香港最大利好和福利。”黃鴻科建議,希望國家在減稅方面再有優惠力度,也希望更多的香港年輕一代能同他一樣北上尋找自己的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廣東省委副主委鄭廣臺建議,一方面要搭平臺,把臺灣的技術、人才引進來,如設立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提供配套政策、資金支援等。另一方面,建設創新産業基地,開展兩岸在産業、技術方面的合作、交流,聯合承擔國家的項目等。(俞菁 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