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在“中國冷極”過年的臺灣人

2016年02月12日 21: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為春節期間草原牧民舉辦的賽馬比賽呼倫貝爾旅遊局提供

做冰燈、貼春聯、剪窗花……立春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根河市的“中國冷極村”依然-30℃有餘,卻充滿濃濃的年味兒。

進入春節第五天,這個日容量200余人的小村落依然遊人如織,而唯一不同的是,今年來這裡過年的遊客大多來自中國寶島臺灣。

“這是不一樣的體驗,從來沒在‘冰雪世界’裏過春節,晶瑩的雪屋門外挂著大紅燈籠,當地的敖魯古雅人趕著馴鹿去拜年……”來自寶島的林淑君帶著一家5口人除夕前夕抵達內蒙古呼倫貝爾過春節,前兩日入住“冷極村”。

“中國冷極”位於大興安嶺深處,據歷史記載,當地最低溫度曾達到-58℃,是中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溫度。

“除夕夜我們是和牧民們在草原上度過的,冰雪、歌舞、篝火、奶茶、烤肉,再熱鬧不過了。”帶著自己兩個在國外讀書的孩子來這裡過春節的臺灣遊客李麗琴如是告訴記者。

在冬日林海雪原的映襯下,這座只有數排紅瓦平房的小村子格外有生氣。家家門口支起大紅燈籠、貼上紅對聯,院子里拉起條條綵燈,煙囪裏炊煙縷縷,村子廣場上扭著東北大秧歌。

臺灣旅遊從業者祝先生跟著秧歌隊伍一起扭著,他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二次來,2015年12月份,我曾應邀來參加當地‘冰雪那達慕’和‘冷極節’,這裡帶給我的不僅是‘震撼’。這一次我帶了個20人的團過來。”

“臺灣屬於熱帶地區,呼倫貝爾屬於寒溫帶地區,不同氣候造就環境差異吸引著臺灣遊客,當地淳樸的蒙古族民風,加之俄羅斯族、敖魯古雅使鹿鄂溫克等少數民族原生態的民俗對港臺遊客也有巨大吸引力,尤其春節期間。”談及為何越來越多的臺灣遊客前來“冷極”過年時,祝先生如是解釋道。

根河市旅遊局副局長李冬梅告訴記者,三年前,“冷極村”還是個無人問津的小村落,自打每年舉辦“中國冷極節”後,這裡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1月初,冷極村春節黃金周的遊客預訂名額就已經被搶空了,而且大多是來自香港和臺灣的客人。”李冬梅如是説道。

呼倫貝爾旅遊局官方表示,呼倫貝爾地區的春節因民族而異:蒙古族會準備炸果子、烤肉、奶食品;達斡爾族會給孩子們做哈尼卡(玩具);俄羅斯族會製作列巴、格特列特等俄式美食;“冷極村”的魅力則是在中國最冷的地方和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一起過年。(作者:張瑋 董佳靜)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