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郁慕明要挽救“中國國民黨” 怕“改革”淪為“去中國”

2016年01月27日 08:3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面對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辭職留下的權力真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與“副總統”吳敦義等人成為新主席的熱門人選,也引爆國民黨內部本土與深藍勢力對決的隱憂。有臺媒26日披露稱,國民黨內早有人醞釀“防洪計劃”,新黨主席郁慕明則擬推出前國民黨“立委”邱毅出馬,為洪秀柱掃除路障。

  國民黨主席補選26日開始領表,臺北市議員李新搶得頭香。他在基層里民與黨員的陪同下,到達國民黨中央黨部,繳納160萬元新台幣的作業費,完成黨主席選舉領表。“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預計27日領表。據臺灣《聯合晚報》26日披露,挺洪的新黨積極介入這次國民黨主席補選,除了新黨主席郁慕明日前宣佈參選外,還準備推出“B計劃”,即讓具備參選資格的前“立委”邱毅出馬,幫助洪秀柱掃除障礙,一些洪秀柱解釋不清的“統獨問題”,可借由邱毅出手制衡“防洪”力量,等必要時就宣佈與洪完成整合,呼籲支援者支援洪秀柱。郁慕明26日舉行記者會稱,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説他沒資格,不能參選,他完全理解也欣然接受,他不會去領表、也不會派人去領。他説,當國民黨可以堅持黨魂,肯定過去,新黨不排除回歸,但如果國民黨內部仍有人搞不清狀況,新黨將繼續留在外面等待國民黨改名,然後接收“中國國民黨”的名字,這是新黨的規劃。

  前臺北市長郝龍斌預計27日領表。先前曾被傳有意角逐黨主席的前臺中市長胡志強25日晚在臉譜宣佈,將不會參選。他説,“確定會有優秀同志出馬,我將不會參選,但是要在此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與支援”。

  至於呼聲最高的吳敦義則仍舊態度曖昧。《聯合晚報》26日稱,一些國民黨本土派認為,這次國民黨選舉慘敗是因為向對岸傾斜,如果洪秀柱當選將進一步“深藍化”,造成黨的分裂。因此,不少地方人士都私下透過管道向吳敦義強調,如果吳不選,國民黨這次黨主席選後將面臨四分五裂的後果。他們甚至表示願意替吳敦義支付競選費用。友人則透露,吳敦義最憂慮的是:如果出馬競選與洪秀柱對壘,可能造成國民黨分裂。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也認為,國民黨主席由吳敦義承擔最適合。不過,資深媒體人劉益宏26日晚間在臉譜稱,他跟吳敦義通過電話,確定吳不會參選黨主席。他還稱,“我認為他決定退出政壇了”。

  事實上,早在洪秀柱有意出馬角逐黨主席時,國民黨內就有人醞釀“防洪計劃”。國民黨原定21日公告黨主席補選,但20日中常會熱烈討論後,確定延後公告,而原計劃本月27日就要辦理的投票開票作業,將延後至3月26日舉行。有分析稱,“防洪”人士認為投票時間越早,在目前的黨員結構下,對於選舉期間成為“深藍新共主”的洪秀柱就越有利;如果把時間延至3月再舉行,則相對有利於吳敦義等其他參選人,可取得較為充裕的佈局時間與空間,有機會扳勝。日前,又有一名不具名的中部“立委”放話稱,假如洪秀柱當選黨主席,洪的“一中同表”主張恐會主導國民黨的發展路線,他將考慮退黨。還有一名“立委”稱,未來國民黨勢必走向年輕化,但過渡時期還是需要有能力、有經驗的人來領導,目前為止吳敦義仍是黨內“最大公約數”

  針對有“立委”揚言退黨一事,洪秀柱25日稱,黨主席選舉是經大多數黨員同意,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洪秀柱的幕僚稱,黨內大佬多慮了,如果洪參選黨主席,一定會向社會大眾、黨員講清楚,“洪秀柱絕對不是急統”。另據《聯合報》26日報道,洪秀柱與“制度者聯盟”閉門座談時表示,吳敦義可能不會出來選,最後大概只剩下她與郝龍斌。還有消息稱,黨內不少人因為擔心如果吳敦義不出來,洪秀柱又會重演去年“總統”初選的“大戲”,因此才會拜託郝龍斌扛起來。

  此次國民黨主席補選十分熱鬧,已有五六人表態參選。雖然角逐者眾,但黨內憂心他們都是出身北部、背景近似,恐將被有心人士操弄成“本土”與“非本土”之爭,不利黨的團結。《聯合報》26日評論稱,無論是洪秀柱還是郝龍斌,以及宣佈不選的胡志強,一般均被歸類為“非本土派”,反倒是所謂藍營本土派政治人物,無人挺身而出,國民黨的本土化與多元性顯然出了問題。文章説,國民黨的改革問題,從來不是切割“中國”或切割“歷史”,而是長年積累的深宮大院權力運作模式。而無論藍營還是綠營支援者,真正想看到的反而是政治人物不畏艱難、勇於承擔。可嘆的是,藍營慣例對於先冒出頭的人選總是不夠信任,導致有能力願意承擔的人經常是空等時機,最後徒留“寧可一時進、莫在一思停”的遺憾。【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