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6000余幅從臺灣徵集抗戰歷史圖片 首次在大陸出版

2016年01月08日 11: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8日,由重慶出版集團打造的國家基金資助項目、抗戰出版項目《抗戰記憶——臺灣徵集圖片集》(上、中、下三冊,以下簡稱“圖集”)正式發佈。據悉,這是從臺灣徵集而來的珍稀抗戰歷史圖片首次在大陸公開出版。

  圖集中的所有圖片全部來源於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和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館藏的歷次從臺灣徵集的影像資料。圖集係從徵集的1萬5千張圖片中,精選的6000多張高清珍貴歷史圖片彙編而成。

  圖集共分為“抗戰軍事、抗戰援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民參政會、抗戰政治、抗戰外交、抗戰經濟建設、抗戰文化教育、全民抗戰、抗戰掠影”九個板塊,以大量的圖片,直觀地反映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社會等方面內容。

  圖集包含了日機轟炸長沙、廣州、桂林、南京、杭州、福建、上海、重慶等地的圖片,記錄了當時中國人民的水生火熱:“面對著失去家園、嚎啕大哭的民婦”、“受傷婦女躺在擔架上,仍堅持給自己的幼兒哺乳”、“軍民奮力撲滅因被炸而燃起的熊熊大火”。

  其中,反映日機轟炸重慶的上百張圖片,記錄了1940年7月日機八次轟炸沙坪壩、江北、重慶大學、綦江縣、重慶市區中二路、南紀門、七星崗、天主教若瑟堂、太平門、磁器街、上清寺、牛角沱、桂花園、大田灣的慘況。在12張記錄重慶大學被炸情況的照片中,能看到在學校挖的戰壕中堆放的全是打包好的行李。

  此外,還有記錄國民政府設立的、位於重慶巴南區鹿角的俘虜收容所圖片。照片中有日軍戰俘居住的宿舍,還有他們開展運動會、學習、勞動的場景和鍛鍊身體等內容。

  重慶出版集團相關負責人稱,所有圖片均是在大陸未見過或少見的,具有圖像清晰度高、內容覆蓋面廣、史料價值高、文物收藏價值高等特點,為兩岸史學研究者“共用史料,共編史書”提供便利,有效保存史料,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這段歷史提供史料支撐。(記者 唐楓)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