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一年600億台幣商機 大陸兩大移動支付在臺熱戰

2016年01月05日 08: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一年約有六百億元(新台幣,下同)的陸客“掃手機”商機,引爆大陸三大支付龍頭登臺搶客,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及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去年先後到位叫陣,撼動“中國銀聯”在臺做了五年半的陸客獨家生意。

  到去年十月底,銀聯卡在臺提款加刷卡金額,已達380億人民幣、約1922億台幣,以陸客每年消費新增三成預估,去年銀聯卡在臺消費將突破2000億台幣。但陸客慣用手機支付消費,銀行估計“掃手機”O2O(Online to Offline)交易開通後,起碼可替代三分之一,一年約600億台幣的付款爭奪戰一觸即發。

  過去五年多,陸客在臺消費以銀聯卡刷卡或提款付現為主。但“支付寶”去年底在臺開通“手機掃碼支付”後,陸客赴臺在指定商店“不須銀聯卡”,只要有手機和支付寶錢包,就可直接用手機感應付款。這種O2O消費模式,已成為移動支付市場新顯學。

  已登臺的大陸第三方龍頭中,又以“支付寶”最受歡迎,受臺灣各銀行追捧。玉山、元大銀行都已宣佈,開通支付寶在臺掃碼支付業務;光玉山銀與支付寶的合作範圍,就囊括臺灣各大百貨、連鎖超商、夜市等各大商圈超過五千家商店入列,讓陸客一次“掃”個夠。據悉,排隊上線與支付寶合作的,還有臺新銀行。

  第一銀行則找上“財付通”合作,兆豐銀行雖還沒取得“金管會”跨境電子支付業務許可,但也搶著先和“財付通”簽好合作備忘錄,期待趕上行動支付列車分一杯羹。

  兩大錢包夾攻下,銀聯卡腹背受敵,積極固守“實體卡片”基本盤;到去年底,臺灣所有ATM都能以銀聯卡提款,除百貨商場、餐廳、觀光景點外,連高鐵、臺鐵、臺灣大車隊計程車,也能刷銀聯卡付款,銀聯卡商店“覆蓋率”高達七成,使用率仍然最高。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