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近一個小時閉門會談 習近平馬英九談了啥?

2016年09月29日 14:42:22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近一個小時閉門會談 習近平馬英九談了啥?

  昨日,習近平同馬英九在交談。當日,兩岸領導人會面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昨日下午,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進行了近1個小時的閉門會談。這1個小時,兩岸領導人都談了什麼?涉及哪些具體問題?會對今後的兩岸關係帶來哪些影響?閉門會談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馬英九分別召開記者會,透露了閉門會談的部分“內情”。據新京報記者梳理,閉門會談涉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和制度、兩岸熱線、兩岸商貿合作等七方面具體問題。

  【焦點1發展道路】

  避免讓制度分歧干擾兩岸合作

  關於兩岸不同的發展道路和制度問題,習近平強調,雙方應該尊重彼此的選擇,避免讓這類分歧干擾兩岸合作,傷害同胞感情。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教授表示,國民黨一直走的是三民主義道路,曾經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成果;臺灣方面希望其發展道路、方式,得到大陸的尊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教授鄭振清表示,目前兩岸的現狀是分治的,66年的時間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習馬會”的舉行則是希望通過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協同治理的步驟,給兩岸人民帶來福祉。

  【焦點2兩岸熱線】

  從“副職熱線”提升為“正職熱線”

  談到建立兩岸熱線問題時,習近平表示,兩岸雙方應該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通過平等協商,積極探討推動解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各種難題,同時管控好矛盾和分歧。設立兩岸熱線有助於雙方及時溝通、避免誤判,處理緊急問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可以先建立起來。

  劉相平表示,去年2月,張志軍和時任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會面後,國臺辦副職和臺灣陸委會副職之間設立了熱線。本次會面習近平提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可以先建立熱線,意味著國臺辦主任和臺灣陸委會主委之間將設立熱線,也就是説熱線的級別提高了,從“副職熱線”提升為“正職熱線”。目前,兩岸交往交流面越來越大,處理的事情會越來越多,熱線級別從副職提升到正職,處理兩岸問題的廣度和力度會加大,效率也會提高。

  【焦點3涉外活動】

  雙方可通過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在臺灣涉外活動問題上,習近平表示,我們了解臺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想法和感受,重視並推動解決了許多與此相關的問題,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劉相平表示,臺灣的涉外活動大陸方面一直很明確,即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框架下,願意和臺灣協商,會盡可能處理這個問題,“2008年以來,雙方在國際活動的層面上一直有默契,比如世界衛生組織中,臺灣擔任觀察員”。此外,還幫助臺灣加入APEC(亞太經合組織);博鰲亞洲論壇期間,也邀請了臺灣;亞洲開發銀行以及奧運會等都沒有對臺灣一味地阻擋。

  【焦點4辦事機構】

  雙方可抓緊商談互設辦事機構

  關於兩岸正在商談的貨物貿易和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問題,習近平表示,雙方可以抓緊商談,爭取早日達成一致。

  “這個事情(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已經談了兩三年了。”劉相平表示,2008年以來,兩岸進入和平發展進程,2010年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在這個大框架下,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問題也提上了日程,目前兩岸的民間交流愈加頻繁,範圍越來越大,兩岸同胞探親、旅遊、學習的人數越來越多,但雙方一直沒有正式的辦事機構處理相關問題。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表示,目前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只差最後一里路,真正操作起來會很快”。

  【焦點5商貿合作】

  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習近平表示,我們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經濟利益蛋糕,增強兩岸同胞的利益面和獲得感。他還表示,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加入“一帶一路”建設,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朱松嶺表示,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是整個中國發展的大戰略,臺灣參與其中也會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福建,現在包括平潭在內的一系列地區已經做好準備。習近平提出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加入“一帶一路”建設,也是給臺灣一個很好的參與機會。

  劉相平表示,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對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臺灣方面剛開始提出想加入亞投行但又顧慮身份問題,因此此次會面習近平表示,歡迎臺灣以合適的方式加入亞投行。

  【焦點6訪問邀請】

  馬英九:邀請訪問“要一步步來”

  據人民網報道,閉門會談後,在臺灣方面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會談時有沒有邀請習先生訪問臺灣”提問時,馬英九説:“還沒有,要一步步來。”

  對於馬英九所提的“一步步來”的背後涵義,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冷波認為,此次會面是在第三方新加坡,雙方規避了很多分歧,而如果要在臺灣見面,則可能會涉及兩岸的政治分歧和定位問題,目前來説難度則會更大。

  ■ 延展

  “習馬會”創兩岸交流新方式

  昨日“習馬會”,習近平、馬英九多次強調“九二共識”,強調“一個中國”。這次會談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哪些影響?領導人會面會不會成為兩岸關係“新常態”?

  回顧近年來的兩岸關係,兩岸高層交往逐步走向常態化。習近平還于2013年6月、今年5月,分別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對於此次的“習馬會”,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冷波認為,因為是首次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會面,所以建立了兩岸聯繫的新方式和新高度,特別是把2008年以來兩岸的交流提到了新水準,同時也進一步強調了“九二共識”的定錨地位。

  那麼這種“新高度”能否成為未來“新常態”呢?冷波表示,如果兩岸都能承認並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一基本原則,在這次會面的基礎上還可能會繼續;而如果有人反對,則可能受阻。冷波強調,此次“習馬會”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雙方共識非常多,包括對‘九二共識’、和平發展道路以及中華民族復興的強調,這是對於推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有基礎性作用的表態。”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姝 沙璐 王夢遙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