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

2016年12月03日 10:17:0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是未來五年各地區各部門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行動指南,也是制定相關扶貧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於農村貧困人口。《規劃》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精準幫扶與區域整體開發有機結合,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以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根本保障,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協同作用,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內生動力,大力推進實施一批脫貧攻堅工程,加快破解貧困地區區域發展瓶頸制約,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規劃》提出,脫貧攻堅工作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堅持統籌推進改革創新、堅持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活力等重要原則,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有序摘帽,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好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為加快推動貧困人口脫貧,《規劃》要求,要精確瞄準、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産業發展、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保護扶貧、保障兜底、社會扶貧等為主要手段和實現途徑,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引導作用,穩步提高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能力。要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實施農林産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資産收益扶貧、科技扶貧等産業發展脫貧措施,促進扶貧開發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相關報道見第四版)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