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中國記憶中的塞爾維亞

2016年06月17日 17:4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事訪問,關於塞爾維亞的報道瞬間升溫。

  但事實上,在中國,大多數人們對於塞爾維亞知之甚少。談起這個有著“巴爾幹之鑰”的國家,國人更多的印象還停留在已成為歷史名詞的“南斯拉伕”時代。

  在那段遙遠卻難忘的記憶中,有從不向強權彎腰的領袖鐵托,神出鬼沒的遊擊英雄瓦爾特,激情澎湃的南斯拉伕足球,還有那滄桑而又美麗的古城貝爾格萊德……

  鐵漢“鐵托”

鐵托雕像(薛群 攝)圖片來源:新華國際

  鐵托雕像(薛群 攝)圖片來源:新華國際

  毫無疑問,鐵托是現代南斯拉伕的圖騰。在兩次世界大戰的特殊年代,面對法西斯的入侵,身為人民軍總司令的鐵托,憑藉著超強的個人魅力將分裂的巴爾幹半島團結為一個強大的整體,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六個共和國聯合而成的南斯拉伕擰成了一股繩,英勇地抗擊侵略者。

  鐵托的傳奇不止如此。二戰後,與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不同,在他執政下的南斯拉伕刻意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南斯拉伕是歐洲唯一沒加入華沙公約組織的社會主義國家,公開與“老大哥”叫板。

  在連續遭遇刺殺險情後,鐵托在給史達林的信中強硬地説:不要派人來殺我了。我們已經抓了五百個人了,有些人帶著炸彈,有些人拿著槍……如果你還是派人來殺我,那我也派個人去莫斯科,我肯定不會送第二個。

  1974年,82歲的鐵托成為南斯拉伕的終身總統,1977年,這位共産黨革命家應邀訪問中國,一生堅持獨立自主不畏強權的鐵托在中國受到熱烈追捧。

  1980年,南斯拉伕“神賜的領袖”病逝。在鐵托逝世12年後,這位偉大領袖一手締造的南斯拉伕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解體。

  遊擊英雄“瓦爾特”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中國影響了一代人,瓦爾特的形象深入人心。圖片來源:新華網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中國影響了一代人,瓦爾特的形象深入人心。圖片來源:新華網

  如果説鐵托是南斯拉伕現實的英雄,那麼瓦爾特就是銀幕上的超人。

  瓦爾特出自南斯拉伕經典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上世紀80年代,這部影片被引入國內後,收穫大批擁躉。

  主人公瓦爾特勇敢、機智,率領遊擊隊員抗擊德國納粹侵略的英雄形象深入國人內心。瓦爾特也成為南斯拉伕國民的代名詞,以至於40多年後的今天,影片的男主角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逝世依然在國內引發如潮的懷念,可見“瓦爾特”在中國之影響力。

  這背後折射了當年南斯拉伕影片在中國的火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之外,《橋》、《黑名單上的人》等影視作品同樣在中國受到熱捧,可以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斯拉伕電影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當下國內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喜愛。

  南斯拉伕足球的黃金歲月

1991年獲得歐冠冠軍的貝爾格萊德紅星隊

  1991年獲得歐冠冠軍的貝爾格萊德紅星隊

  足球是國人對南斯拉伕的又一個難以抹去的印象。上世紀後半葉,兼具歐洲人身體和美洲人技術的南斯拉伕足球鼎盛一時。

  在二戰後的第一次世界盃上,南斯拉伕就取得第五名的成績,1962年世界盃,他們打入四強。歐洲盃的戰績則更加輝煌,1960年和1968年,南斯拉伕兩度獲得亞軍。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後,南斯拉伕足球達到頂峰。國內聯賽冠軍貝爾格萊德紅星隊奪得1990-91賽季的歐冠冠軍和1991年的豐田盃冠軍,誕生了蘇克、博班、薩維切維奇、潘採夫等一批天才球員。彼時,皇家馬德里、巴塞羅那、AC米蘭等歐洲豪門常有南斯拉伕球員的身影。

  但在更長的時間裏,南斯拉伕足球是在扮演著悲情角色,儘管天才輩出,可由於內部消耗與紛爭,國家隊層面的南斯拉伕足球從未在大賽中掄元。

  1992年,正處於巔峰、奪冠呼聲極高的南斯拉伕隊卻因為內戰而不得不退出,結果成就了浪漫的“丹麥童話”,後者頂替南斯拉伕參賽,一舉奪冠。

  南斯拉伕聯邦解散後,那段美麗而憂傷的黃金歲月也隨之而去。但曾經的輝煌與美好依然不時令人感嘆,前波黑主帥蘇西奇的話正是這種情結的縮影:“如果不是戰爭,南斯拉伕也許就會在某一天奪取世界盃冠軍。我知道這樣想早就無濟於事,但有時你還會夢想這一切能夠發生。”

  那個叫貝爾格萊德的城市

貝爾格萊德

  貝爾格萊德 

  作為曾經的南斯拉伕聯邦首都和現在的塞爾維亞首都,在很長一段時期,貝爾格萊德和古巴的哈瓦那、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一起,被譽為社會主義的三盞明燈,國人對這座歷史名城擁有特殊的感情。

  但令人感傷的是,由於激烈而頻繁的戰爭,這座美麗的城市歷經磨難、傷痕纍纍。僅在“二戰”期間,它就遭受了兩次大轟炸:1941年,德國軍隊的攻擊曾讓這個城市所有的公共服務系統癱瘓,被摧毀的建築包括國家圖書館和多數政府機構。1944年戰爭末尾,英美飛機對德國納粹佔領下的貝城又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轟炸,“二戰”結束後,這座城裏的超過三分之一的房屋變成了廢墟。1999年,這座現代化城市再遭北約空襲。

  進入新世紀後,這座古老的城市終於迎來一段相對安靜的歲月,貝爾格萊德得以重煥光彩。如今,美麗的薩瓦河從市區穿過,將貝爾格萊德一分為二,一邊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區,一邊是現代化建築群集中的新城區。

  人們可以在城市中心的米哈伊廣場輕鬆地漫步,也可以到充滿藝術氣息的斯卡塔尼亞老街走走,你還可以攀上卡列梅格丹公園的古城堡上眺望,在這裡,清澈的薩瓦河注入綿長的多瑙河,整座城市的美景盡收眼底。

  17日,它將迎接來自中國的貴賓,續寫兩個傳奇國度的友誼故事。(記者 李紹飛)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