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玉樹加油——來自海外的關切與祝願

時間:2010-04-23 08:31  來源:新華網

  4月14日7時49分。

  一場芮氏7.1級地震,打破了中國青海玉樹的寧靜。兩千多鮮活的生命,突然離我們而去;清秀的家園,瞬間成為斷壁、成為殘垣……

  這一刻起,這片偏遠的高原,讓全中國為之揪心,也讓全世界為之牽掛。

  ——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紛紛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對生還者的慰問。

  ——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駐外人員和國際友人紛紛捐款捐物,盡一份心,獻一份愛。

  ——世界媒體紛紛報道玉樹的災情和救援情況,驚嘆中國領導人的迅速反應和政府組織救援行動的高效。

  ……

  4月14日7時49分。

  這一刻,玉樹的眼淚,掉落在世界的心上;

  這一刻起,世界,與玉樹同行。

  中國痛 世界悲

  震後第七天,五星紅旗在世界各地為玉樹地震遇難者降下。神州大地,上自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舉國同悲,山河齊哀。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當天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憑吊者——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裏。

  使館大廳裏,黑色的橫幅上書白色大字——“深切哀悼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白色花朵簇擁著幾幅地震災區的照片。

  一襲灰衣的扎爾達裏站在橫幅前,表情凝重,伴隨哀樂,向遇難者默哀一分鐘。

  弔唁簿上,扎爾達裏留下了巴基斯坦國旗顏色的綠色筆跡:“中國人民的痛即是巴基斯坦人民的痛。我們堅信,在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頑強、團結的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戰勝災難,早日重建家園。”

  玉樹地震發生時,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出席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四國”領導人正式會晤,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並隨後訪問智利和委內瑞拉。當天夜裏,他果斷作出提前回國的決策:“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儘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在隨後的電話交談中,智利總統皮涅拉和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分別表示完全理解胡主席推遲訪問的決定,並對玉樹地震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向中國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衷心慰問。

  得知震災消息,出席“金磚四國”峰會的俄羅斯、巴西、印度領導人以不同方式向中國表示了慰問,並一致同意中方把會議日程從兩天壓縮為一天的建議。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總理普京通過慰問電向地震遇難者表示哀悼。巴西總統盧拉同胡主席會談時,特意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了深切同情。印度總理辛格則專門派人向中國代表團送來慰問信。同胡主席會見時,辛格説,印度人民對中國青海玉樹地震造成的破壞感到非常悲痛,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

  在中國悲傷的時刻,同中國站在一起的國際領導人還有很多很多。今年以來,經歷了諸多自然災害的國際社會,對中國玉樹遭受的苦難感同身受。而世界人民對中國在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中萬里馳援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是點滴在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向在地震中遭受生命和財産損失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最深切的同情,聯合國願隨時提供幫助。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美國人民對這一災難造成的生命損失和破壞感到悲痛。我們願意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提供幫助。”

  法國總統薩科齊、德國總理默克爾、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等不約而同地表示,願向中國提供幫助。

  截至4月21日17時,已有148個國家、34個國際和地區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慰問。日本、韓國、法國、美國、挪威、泰國、紐西蘭等國家通過相關渠道向中方提供了總計395.5萬美元的援款和捐款。

  重洋隔 血脈牽

  20日11時50分,海地首都太子港。

  天氣陰沉,異常悶熱。升旗臺前,身著防彈衣、戴著頭盔的中國第八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員和中國駐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全體人員靜默肅立。

  “旗手就位!”指揮員一聲令下,3名頭戴貝雷帽的旗手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升旗臺走去。“降半旗!”旗手輕輕地拉動繩索,五星紅旗緩緩降下,牽引著所有人的目光。

  “脫帽,默哀,鳴笛。”隊員們手持頭盔,淚水悄然滑落。

  “這些天我們的心都揪著,”防暴隊員彭善峰眼角濕潤,英俊的臉龐難掩憂傷。

  同一天,曼谷。一位衣著樸素的老者拄著拐杖,在兒子攙扶下緩緩走向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老人沒有多少話語,只是把一個信封交到大使手中,信封上面寫著:“秦錫秋50萬銖”(約合10萬元人民幣)。

  秦錫秋在泰國做大米生意,今年已經83歲高齡。他兒子説,父親得知玉樹地震消息後,感到應該為祖籍國人民抗震救災出把力。雖然行動不便,但父親仍執意親自前來使館。

  21日早上,蒙羅維亞。低沉的汽笛聲響徹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運輸大隊營區,五星紅旗緩緩下降,官兵表情肅穆,低頭為玉樹遇難同胞默哀。隨後,200余名官兵依次走向捐款箱,為災區人民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連日來,相似的一幕,在世界各地出現……

  留下哀思、表達祝福、積極捐贈的,還有海外藏族僑胞。在美國紐約華埠參加追思會的藏族僑胞洛桑尼布説,當得知玉樹同胞遇難的消息時,心情格外沉重,“雖然我們身居海外,卻心向祖國,心向青藏高原。我們相信,在政府的領導下,家鄉親人一定能夠戰勝無情的天災。”

  同關注 共祈福

  當地時間14日晚,悲愴的大提琴聲,回蕩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諾坎普球場。

  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第32輪比賽當晚開賽前,球場失去了往日的喧囂。主隊巴塞羅那和客隊拉科魯尼亞的球員相對而立,哀悼玉樹地震的遇難者。全場數萬觀眾,全體起立默哀。

  人性的光輝,在這一刻如此溫暖。

  泉川友樹是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一名工作人員。玉樹發生地震時,他正在廣州出差。16日回到日本,泉川在中國駐日大使館網站上找到為玉樹捐款的資訊和捐款賬戶,立刻轉發給近百位朋友。“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消息,做出各自的努力。”

  “我無法透露捐款數額,因為我覺得捐款數額不在多少,而在這份誠摯的心意。”泉川每天都關注著玉樹地震的最新情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獲救,祈禱災區的人們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玉樹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國民眾都用各自方式表達著悲傷與祝福。在剛剛經受特大地震災害的智利,各主要平面媒體以及電視、廣播、網路媒體都大量報道了玉樹地震的消息。讀者馬利西奧説:“儘管智利和中國相距遙遠,但我們的心在一起。剛剛經受地震的我們對中國災區人民現在遭受的苦難感同身受。智利加油!中國加油!”

  日本《讀賣新聞》發表文章,稱讚中國政府對災區救援行動及時有力,並引用溫家寶總理在視察災區現場的講話:“抗震救災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堅持下去,決不放棄。”

  美國《華爾街日報》説,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居民表示,在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視察災區後,人們的士氣提高。

  天災無情,大愛無疆。有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有華夏兒女的團結一心、有國際社會的守望相助,災後的玉樹終將迎來美好的明天。(執筆記者田帆、李雪笛;參與記者馬丹、李敬臣、趙凱、李建民、周瑜、張秋來、王建剛、史佳、尚栩、應強、報道員郭一娜、施金東) 

專題: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強震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