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38% 睡眠危機襲向職業人群

時間:2010-04-11 15:37  來源:工人日報

  睡眠問題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屬”,隨著工作節奏加快,壓力增大,引發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當等多重問題,導致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深陷多種“睡眠危機”。

  目前,睡眠問題已成為影響公眾身體健康的重大隱患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地區的25916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病人進行調查發現,27%的人有睡眠問題。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佈的最新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高於國外發達國家的失眠發生率。

  “睡眠危機”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為此,筆者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群進行了一次隨機調查,看看“睡眠危機”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青年人陷入未知“睡眠危機” 

 

  小南是北京某高校的本科畢業生,新學期開始後,她晚上幾乎就沒合過眼。從最初失眠難以入睡,到夜裏早醒睡不著,到最後整宿未眠,小南算是徹底體會了“夜不能寐”的滋味。

  “晚上失眠,白天頭疼得要命,感覺頭快炸了。”小南這樣描述自己失眠的日子。

  作為應屆畢業生,小南面臨著畢業論文設計及找工作兩項重要任務,但失眠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她的學習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最厲害的幾天,臉色變的像紫茄子一樣,白天整個人昏昏沉沉的什麼也做不了”。

  為了解決睡眠問題,小南曾經吃過一次安眠藥,她説,“吃藥的那個晚上睡得特別好,但害怕有副作用,不敢再吃了。”小南近一個月每天晚上堅持跑步半小時,睡眠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出了汗再洗個熱水澡,特別舒服,入睡也快了,睡得挺好的。”

  在對大學生群體的調查過程中筆者了解到,雖然各高校都對宿舍熄燈時間有明確規定,但學生熬夜現象仍很普遍。網吧刷夜、K歌刷夜、為應付期末考試連軸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已使大學生群體陷入未知“睡眠危機”中。

  據上海市中醫睡眠疾病研究所所長徐建教授説,失眠症存在潛伏期,長期生活不規律易導致自我調節能力下降,依據個人情況不同會在1-5年後顯現出失眠症狀。

  “睡眠危機”找上公司白領

  張先生是北京某外企的一名白領,當提到睡眠問題時他感受頗深。

  近兩年由於張先生升職為部門主管,經常要開會、出差、加班,睡眠時間被大大縮短。他説,“不僅是睡得少,很多時候睡醒了還是覺得困。”

  像張先生一樣的公司白領還有很多。據長春市心理醫院門診數據調查顯示,在睡眠問題的患者中,80%為職業人士。他們把辦公室當成自己的臨時家,把咖啡、快餐當成家常飯。超長的工作時間超過了自身的負荷能力、睡眠時間不固定生活缺少規律……當這些現象出現時,“睡眠危機”自然會主動找到府來。

  中國睡眠研究會經過調查發現,公司白領及特殊職業人群,如記者、醫生等成為出現睡眠障礙高發人群。

  在筆者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身邊的同事抱怨,長期的伏案工作,使頸椎、腰椎出現不同程度的勞損,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總是覺得脖子疼。

  長春市心理醫院心理醫師鐘沿風認為,工作壓力、家庭負擔、長期精神過度緊張、疾病等因素成為導致職業人士失眠的社會原因。

  女性較男性更易失眠

  據上海市中醫睡眠疾病研究所3月初調查數據顯示,成年人失眠發生率已達38.2%,其中女性發病人數是男性的1.5倍。

  前不久,香港衛生署針對逾2000名香港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20%被訪者受失眠困擾,男性比率為16.7%,女性24.6%,女性較男性更易失眠。

  女性不僅在職場中承擔一定的工作壓力,同時也要對家庭特別是給予孩子更多的生活關心與照顧,造成一定的生活壓力。北京廣安門醫院心理睡眠醫學科主任醫師劉艷驕認為,女性經常多慮會導致夜間多夢,不同年齡的女性會在經期、孕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各時期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

  中國睡眠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玉平指出,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但睡眠障礙絕不僅僅是失眠,還包括嗜睡、與呼吸相關的睡眠障礙、節律紊亂、異態睡眠、睡眠相關運動障礙性疾患。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中年人的睡覺打鼾現象最為普遍。

  嚴先生今年已經50歲,雖然沒有失眠、早醒等睡眠問題,但打鼾現象卻困擾著他和家人。嚴先生説,妻子總是抱怨自己的打鼾聲音大,有一次妻子用DV錄下了自己打鼾的視頻,醒來看到後自己被嚇了一跳。

  筆者從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肖毅部落格中了解到,有些打鼾嚴重的人會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這是由於夜間睡眠期間反覆出現呼吸暫停,從而引起體內缺氧和二氧化碳堆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徵。輕度病症患者可採取側臥位睡眠、避免飲酒、減輕體重、定期鍛鍊、保持鼻部通暢等方式解決,重症患者則需要到醫院進行牙托治療、持續正壓通氣治療外科手術等其他治療方式。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睡眠問題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屬”,隨著中、青年人工作節奏加快、競爭的加劇,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增大,引發生活不規律、飲食不得當等多重問題,導致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深陷多種“睡眠危機”之中。

  中國睡眠研究會秘書長汪光亮説,公眾應加強健康意識特別是對健康睡眠意識的認識,喚醒對睡眠品質的關注,主動出擊治療“睡眠危機”,提高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採訪中,一些專家提供了針對“睡眠危機”的小貼士:

  首先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制定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在飲食上避免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特別是在睡前避免吃太飽;還應多參加體育運動,協調工作與休息時間,但要避免睡前過量、劇烈運動;睡前應放鬆精神,不應強迫自己入眠;最後,要學習健康睡眠常識,對於睡眠症狀嚴重的情況應及時就醫,科學用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