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常住人口3成非京籍 專家建言降人口遷入門檻

時間:2009-11-13 13:35  來源:新京報

  目前,北京常住人口中有30%左右是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流動人口子女在京就讀義務教育人數達到40萬人以上。

  專家稱北京人口未達極限

  昨天,由北京市人口計生委舉辦的2009首都人口與發展論壇向政府建言,儘管《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確定了2020年城市人口規模為1800萬人左右,但考慮到影響城市人口聚集的多方面因素及其不確定性,以及對城市實際發展速度的動態監測,目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基礎設施等相關指標,應按照2000萬人的容納量預留。

  中國社科院城市中心牛鳳瑞教授在大會主題發言中説,北京人口規模尚未達到極限。科技進步和城市發展路徑的調整,可以大大緩解北京的資源和環境矛盾,而過高估計人口的壓力,強化人口的行政限制,不利於北京提升城市競爭力。

  專家建言,應逐步降低北京人口遷入的行政管制門檻,更多地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基礎作用,推動人口合理流動。

  “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相對均衡才應是北京人口遷入政策的方向”,牛鳳瑞説,一個城市的存在與發展,不僅需要有高素質人才,而且離不開普通勞動者。

  6個區聚集半數外來人口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杜立群教授則在其《首都城鄉規劃與人口發展》的專題報告仲介紹,目前,北京市外來人口聚集區主要涉及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昌平、大興等6個區81個鄉鎮,大約3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約50%的外來人口聚集在這一地區,在這些城鄉接合部地區,外來人口與戶籍人口的比例大都接近1:1,有些地區,外來人口甚至是本地人口的幾倍到幾十倍。據統計,北京市外來人口的聚集村點目前已達到183個,其中聚集萬人以上的有82個。

  面對城鄉接合部地區的複雜情況,專家建議,北京市的城市規劃應把外來人口的引導調控作為重點,採取個案處理的方式,比如已經試點改革的海淀北塢村和朝陽區大望京村,通過調整規劃和制定具體的配套實施政策,探索促進城鄉接合部更好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機制。(記者魏銘言)

  - 調查報告

  獨生子女最擔心因病致貧

  新京報訊 (記者魏銘言)看病支出大,因病致貧,將成為北京首批獨生子女家庭10年後的最大養老風險。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所長尹志剛公佈的調研結論顯示,我國老齡社會的各種風險先兆,將在首批獨生子女家庭呈現。

  這份調查數據來自西城、宣武、昌平逾2000戶城鄉獨生子女家庭。從10年後的家庭風險發生率和增長率來看,列在首位的是“看病支出大,因病致貧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生活自理困難,子女無力照顧且無錢雇人照料”則列在第二位;而列在第三位的,農村家庭多擔憂10年後“父母經濟困難,子女給贍養費仍困難”,而城市家庭則多擔憂“父母經濟尚好,子女困難,資助子女有難度”。

  對於正處於青壯年的京城首批獨生子女,調查數據顯示,68%的農村子女和51.3%的城市子女已對父母的養老狀況産生憂慮。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