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天津津歧公路出現嚴重堵車 車輛滯留近三天(圖)

時間:2009-11-03 13:43  來源:

2007年津歧公路20公里大堵車(來源:北方網)


 
津歧公路(地圖)

  中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02分報道,昨天,司機齊師傅給中國之聲《新聞縱橫》打來電話反映:天津大港區境內的津歧公路出現嚴重堵車現象,他的車輛已經滯留將近三天,感覺很無奈。

  齊師傅:從10月30日晚上8點多到這兒吧,一直堵到現在,現在還沒通車呢。

  記者:你現在看一下。

  齊師傅:看不到頭。沿海高速,現在正施工有三、四個月了吧,由於施工單位調運土方的時候,翻鬥車裝的土太多,它在路上跑起來,土隨便往下掉,沒人管也沒人清理。土已經有十月多公分了,現在一下雨下雪都成泥了,一滑兩個就扛上堆了,有的車在河邊上走不了了。

  記者:有人在處理這個問題嗎?

  齊師傅:只有交警在那指揮,但是沒有鏟車,清理泥的設備在處理。

  記者:有吃的嗎?

  齊師傅:我隔的飯店稍微近一點,有的在遠處,有人推著車賣速食麵的,賣火腿腸的,我都氣糊塗了,我待了四、五天。我打了12345,市政府專線打了三天,沒有一個人接電話,全是語音通話。

  中國之聲實習記者王偉英隨後幾經週折撥通了負責該路段的交管部門—大港油田交警支隊指揮中心的電話,值班人員不僅給出的堵車理由和齊師傅所説的一樣,就連態度也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無奈。

  大港油田交警支隊:因為南港開發,大量的翻鬥車都用這個路,現在的翻鬥車非常巨大,翻鬥車多造成交通已經擁堵。現在涉及什麼問題,大量的翻鬥車都是重載,路都被壓壞了,路面灑了層厚厚的一層土,一下雨以後都是泥,想想路面被軋壞的路面也都是泥。車到那一塊,損壞嚴重的路面以後,車空打轉,車動不了,主要是這麼一個原因。

  現在我們已經是人員能上的人都上了,可是這種問題我們解決不了,路面損壞太嚴重了,這需要公路部門把路面採取一些措施,看看怎麼能把路面解決一下。我們盡了我們所有的力量,這些問題,路面損壞的問題,我們沒法的解決。

  
  天津大港區通往河北省的津歧公路大堵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11月,津歧公路就出現過20公里的大堵車,這次堵車發生的具體路段是津岐公路60到68公里處。解決交通擁堵就連交管部門都感覺到無奈,那誰又應該而且可以“有奈”呢?現在我們連線連夜趕往現場的記者陳慶斌。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剛才你在《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中報道,堵車的路段已經通了,現在津歧公路的運作情況怎麼樣?

  記者:我現在是在津歧公路津薊收費站,在這裡我看到,津歧公路現在堵車的狀況已經基本消除了。據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從今天淩晨2點左右,車輛便開始緩慢的通行,部分車輛還選擇繞行205國道,到目前來説,現在津歧公路車輛通行已經非常順暢了。

  主持人:這次堵車交管部門剛才給出的理由是路面很厚的浮土和地面坑洼不平導致的,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了,經過你的調查,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

  記者:據周邊的村民講,運土車灑落泥土的現象已經存在好幾個月了,平時這些車因為經常灑土,公路沿線經常塵土飛揚。這次堵車的原因除了路面有泥土,我們還發現了兩點:一個是因為津歧公路平時的車流量比較多,最近天津為了治理高速公路上車輛超載的現象,現在在高速公路上啟動了計重收費的政策,許多貨車為了節省費用就繞行津歧公路,造成這個公路的車流量迅速加大,道路不堪重負。另外一個雖然堵了這麼長時間,但是昨天在我們到達堵車路段前,沒有發現任何諸如前方堵車,請提前繞行的標識,我想如果有這樣一個標識,堵車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所緩解。

  主持人:剛才在我們聽到錄音裏面交管部門説,對這條路出現這種狀況他們也感覺多非常的無奈,現在當地相關部門他們對於緩解這條路的堵車,有沒有採取一些具體的舉措?

  記者:就這個問題在當年津歧公路剛建成的時候就有人建議説,目前津歧公路雙向兩車道的設計太窄了。今年5月初的時候,又有人向政府建議津歧公路在沒修之前不堵車,現在修了倒堵了,為不能拓寬一下?政府對此的回應是根據專家對車流量的檢測,津歧公路暫不需要拓寬,政府會把津歧公路列為09年的綜合整治工程,並表示今年5月底,在綜合整治工程完工後,道路堵車將會有一個有效的緩解。很可惜,昨天我們再次看到了堵車,對於今後政府是否會出臺更新的措施來整治這條公路我們將持續的關注。

    津歧公路:是天津市東南部的津南區、大港區的主要道路,上接天津津南城區(鹹水沽)的津沽大街,途徑津南區的北閘口鎮、小站鎮,大港城區、大港油田,止于河北省黃驊歧口。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